AI导读: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强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司法机关依法纠正冤错案件,严惩犯罪,推进企业合规运营,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民营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昨天,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两高报告均强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所有制经济,做到合法权益依法平等保护、违法犯罪一律依法惩治;坚决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吕红兵解读报告,认为两高切实维护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在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了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原则。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严惩对企业造谣抹黑、敲诈勒索等犯罪,并出台司法解释规范大企业及时支付账款,展现了司法公正与效率。

吕红兵强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民营企业控制人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实事求是,注重法律、社会、政治效果的统一,避免企业因企业主被抓而倒闭的现象。例如,对于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设立资金池、统一调配资金的行为,在无个人挥霍情况下,不宜以挪用资金罪处理。

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还应推进企业合规运营、诚信守法、健康发展。吕红兵建议发挥司法建议书功能,加强案例库建设,为企业提供鲜活的案例学习材料,增强其法治观念。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加强了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严惩“假破产、真逃债”行为,同时积极引导企业重整,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结破产案3万件,盘活资产7900余亿元。

吕红兵长期关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今年提交了关于发挥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功能的提案,建议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

他指出,部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存在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不当竞争等问题,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损害国家法治统一性。因此,他建议加快制定统一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条例》,提升法治化水平,并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吕红兵表示,两高报告展现出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应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并落实,助力民营企业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