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8日,上海检察机关就促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等问题接受采访。今年将推出59条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同时落实“一取消三不再”要求,提升办案质效。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两高工作报告等。记者就报告中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些话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勇,探讨上海检察机关如何促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问:今年,上海检察机关如何促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答:去年,上海检察机关非刑事案件占比提升至17.5%,公益诉讼检察立案数连续7年上升,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力度加大。今年,上海检察机关将深入推动各项检察职能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特别是加强对生效裁判监督,促进执法司法整体高质效。

问:上海检察机关如何更好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答:宽严相济的前提是严格依法,既要坚持“严”的震慑不动摇,对严重犯罪依法从重惩治;又要发挥“宽”的作用,对轻微犯罪依法规范适用不起诉,帮助轻罪者更好回归社会。

答:最高检报告表示,要以严格公正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今年,上海检察机关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会有新举措。

问:今年,上海检察机关将推出59条举措,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领域监督办案,深化黑灰职业违法犯罪打击治理,以法治之力服务保障上海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是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上海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金融、网络检察综合履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协同机制实质化运行。

问:上海如何落实最高检“一取消三不再”的要求,给检察官“减负”的同时提升办案质效?

答: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上海检察机关将以建立“1+3+N”管理体系为牵引,细化完善检察官职权清单等“四个清单”,全链条完善司法责任归属、认定、追究机制,力推检察官惩戒制度实质化运行,既做实宏观管理,确保业务均衡充分发展;又做细微观管理,促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