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群谈AI医疗:DeepSeek仅为辅助,医生作用不可替代
AI导读:
全国人大代表范先群接受专访,强调DeepSeek虽功能强大,但仅能作为医生辅助工具。他提出构建“4+4+X”医工交叉“MD+PhD”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医工交叉领军人才。同时,他关注青少年眼健康和老年人群健康管理,提出加强AI医疗技术研发,提升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智能化水平。
Deepseek虽然功能强大,但仅能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疾病的诊断治疗、开具处方、实施手术等核心医疗行为,仍需医生亲自完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他强调,尽管DeepSeek在医学界掀起波澜,但AI无法取代医生。

范先群长期关注医学与教育的融合。他认为,DeepSeek在医学基础知识回答上准确率较高,适用于影像诊断、检验报告等辅助领域,但全面分析病人情况并给出专业诊断,仍需依赖医生和医学专家。

范先群提出,医学教育应如何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全国两会上,他建议构建“4+4+X”医工交叉“MD+PhD”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医工交叉领域的领军人才。
MD+PhD模式包括4年非医科本科基础教育、4年临床医学教育,以及X年个性化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范先群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自2002年起实施“4+4”MD学制,但四年时间对于掌握全面临床医学知识来说过于短暂。
他建议,通过整合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资源,开展医工、医理和医文学科交叉培养,增加AI、机器人等技术课程,适当延长学制,培养复合型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范先群还强调,医学教育应“有所加、有所减”,增加临床、科研、实践及交叉学科内容,减少基础医学部分内容,以减轻学生负担,激发他们对前沿技术和临床科研的兴趣。
面向AI时代,医生需掌握最先进技术,包括AI、内窥镜技术、介入技术等,同时具备解决临床疑难杂症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作为眼科专家,范先群连续多年关注青少年眼健康,提出近视防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AI管理预防近视。
此外,他还提出加强老年人群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期望寿命的建议,鼓励医疗机构提供定制化服务,支持AI医疗技术研发,提升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范先群强调,技术进步的同时,医生应不忘初心,保持悲悯之心和救人之心,将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技术进步。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