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大江南北,春耕备耕有条不紊进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新能源农机展现小巧灵活特点。精准灌溉技术让灌溉更加高效,避免了大水漫灌。化肥经销商积极备货,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春回日暖,丰收可期。

  新华财经北京3月9日电(记者韩佳诺、古一平、魏弘毅)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准备农资、修检农机、田间管理……大江南北,不违农时,春耕备耕有条不紊进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农机是种田的重要保障。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梨丰乡的旭瑞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们正忙着对大型拖拉机、播种机等农机进行检修。这些农机装备,包括新购置的8行气吹式免耕播种机,是提升作物出苗率的关键。

  合作社理事长刘佳良表示,新购置的播种机不仅替代了老款指夹式播种机,还更加匹配大垄密植种植技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株数,来提高作物产量。此外,新能源农机如油电混动微耕机在山区作业中展现出小巧灵活、多功能的特点,有效提升了丘陵山区农田耕作机械化水平。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好2025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老旧农机报废补贴将进一步扩围,补贴标准显著提高,为农户更新农机提供了更多支持。

  春灌是土地越冬后的首要任务。在江西省丰城市小港镇的一处高标准农田,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让灌溉更加精准高效。传感器实时监测水层深度和土壤墒情,动态绘制“田间需水地图”,避免了大水漫灌,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据水利部公布数据显示,全国春灌累计灌溉面积已达2600余万亩,其中大中型灌区灌溉面积达2400余万亩。结合春季降水、江河来水预测和春灌需水等方面综合分析,春灌用水和城乡供水整体有保障。

  肥料方面,各地化肥经销商积极备货,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购买到所需肥料。在牡丹江市林口县一处化肥经销点,工人正忙碌地装运化肥。而在河南省商水县,种田大户刘天华则采用机播方式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据农业农村部化肥保供工作专班调度,省级化肥下摆到位率已达较高水平,市、县两级化肥下摆进度也略快于去年同期,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年好景看春耕。随着气温回暖,农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春回日暖,丰收可期。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