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政策力挺,人形机器人装备竞赛全面开启
AI导读:
中央+地方政策全力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装备竞赛地图模式正式开启。各地出台支持政策,本体制造与零部件领域百花齐放。建议关注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方向,选择估值合理、基本面积极变化的公司。
中央+地区政策全力支持,装备竞赛地图模式正式开启。
中央层面:2025年3月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机器人群侠传视频,涵盖人形、四足、工业、激光除草、无人机、月球车、水下机器人等多种类型,出镜人形机器人公司包括众擎、星动纪元、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培育具身智能,发展智能机器人。
地区政策:山东、江苏、安徽、浙江、重庆等地陆续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涉及本体、零部件企业培育、应用场景扶持及地方产业基金设立等。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创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助力企业技术和产业链发展。
自工信部2023年11月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来,各地纷纷推出机器人三年行动方案或专项政策,从发展目标转向资金支持,彰显国家对机器人产业的坚定扶持。
国内主机厂竞相绽放,大脑+小脑+本体+落地场景全面开花,政策助力下潜力巨大。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各具特色,长三角和珠三角凭借机械和电子产业优势,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基地。
本体制造: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北京凭借科研实力和政策支持,拥有星动纪元、银河通用等独角兽企业;上海依托工业基础和人才优势,汇聚傅立叶、智元、达闼等企业;深圳作为科技创新中心,汇聚优必选、乐聚、众擎等创新型企业。
零部件领域: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在电机、减速器、丝杠等核心硬件零部件领域竞争力强;珠三角地区(广东)在电子制造和信息技术方面技术领先,汇聚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等细分领域企业,华为、腾讯等企业也纷纷入局。
聚焦政策地图+国内供应链两大方向。
技术、政策、资金三重驱动下,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从以特斯拉为标杆,到国内外头部企业并进,国家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决心坚定。建议关注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方向,选择估值合理、基本面积极变化的公司。
建议关注企业:
深圳:拓斯达、兆威机电。江苏:埃斯顿、亿嘉和。安徽:埃夫特、中鼎股份、安徽合力等。重庆:赛力斯、富临精工等。上海:上海机电、步科股份等。北京:京城股份等。
风险提示:机器人产业化、市场竞争加剧、产品迭代、政策落地等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国投证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