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提议加速数据产业化,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AI导读:
全国两会期间,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和长虹控股集团董事长柳江就如何突破数据瓶颈、促进数据产业化提出建议。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工业大模型和智慧家庭领域的应用挑战,以及加速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方兴未艾,但数据瓶颈仍制约其发展。在全国两会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和长虹控股集团董事长柳江就如何突破数据瓶颈、促进数据产业化提出了宝贵建议。
智能制造与智能家居亟需数据基石
周云杰指出,人工智能在工业大模型应用中面临数据质量与语料库瓶颈、场景适配挑战等。为此,他建议发布国家级工业场景图谱、语料库和数据集,为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他提议通过财政补贴支持家电、汽车、医疗等龙头企业开展基于工业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并扶持平台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的人工智能服务。
在智慧家庭领域,周云杰也强调了数据的重要性。他提议培育数据采集产业,构建智慧家庭大模型的数据源,并通过政策、资金支持建设数据仿真平台和训练场,推动人工智能在智慧家庭场景中的深度应用。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数据产业化在政府和市场层面均面临挑战。政府内部数据壁垒依然存在,而市场上能够提供专业数据分析服务的企业较少。
加速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成关键
随着数据空间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各地均在加快数据空间建设。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数据流通利用的基础设施,对于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共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柳江指出,当前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仍面临技术路线和标准不统一、市场机制不健全、跨领域协同难度大等问题。
为此,柳江建议构建多类型可信数据空间,降低数据流通利用技术壁垒,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同时,他呼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建立数据流通的合规审查机制。此外,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数据采集、汇聚、加工、流通、应用和安全保障。
广州数据交易所相关人士也表示,可信数据空间是畅通数据资源循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载体。建议加快制定相关标准,鼓励各类主体使用可信数据空间,并发挥数据交易所的枢纽作用,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跨空间互联互通。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关键词:人工智能、数据产业化、可信数据空间、工业大模型)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