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创新
AI导读:
2025年,泉州作为民营经济大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降低企业负担。同时,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降低实业投资成本。此外,泉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开新增长赛道,致力于打造“世遗泉州时尚之都”。
2025年春天,民营经济再次成为全民瞩目的焦点。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将“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福建泉州,作为“晋江经验”的发源地,不仅是我国制造业重镇,更是民营经济大市。泉州历史上“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到民营经济占地方GDP比重超80%,领跑万亿城市,在13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中,一代代泉州人演绎了“爱拼敢赢”的故事,积累了宝贵的民营经济发展经验。
在民营经济的强力支撑下,泉州2024年GDP同比增长6.5%,增速领跑全国万亿城市。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泉州如何稳中求进?如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专访了泉州市市长蔡战胜。
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助力企业减负
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常用“五六七八九”形容,而在泉州,民营经济的贡献度更高,七成税收、八成GDP、九成技术创新、九成城镇就业、九成企业数量均来自民营经济。
蔡战胜表示,民营经济是泉州的最大特色和优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推动泉州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泉州GDP增长6.5%,民营经济支撑显著。其中,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0.6%,民间投资增长7.9%,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4.9%。
泉州经营主体数量已达163万户,年增速超20万户。蔡战胜表示,泉州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拼搏精神,让我们有信心为经济大省挑大梁。
泉州坚持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专项行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资源保障,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加强权益保护。
泉州建立了政策评估机制,推出“政策找企”2.0平台,实现政策直达企业,全年兑现惠企资金40多亿元。
泉州秉持“服务企业”理念,用好线上服务专线,闭环解决企业诉求,线下开展“企业家日”“万名干部进万企”等活动,“一对一”服务万家企业。
泉州全面规范监管执法,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首批制定74个综合检查场景,入企检查压减62%,让企业“轻装上阵”。
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降低实业成本
泉州民间投资拉动全市增长,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在扩大内需背景下,泉州如何提振民企信心、吸引投资?
蔡战胜表示,泉州立足实体经济,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重新配置资源要素,提升产业竞争力。
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泉州通过国企示范,带动民企参与,盘活低效用地2.5万亩,推广8种典型模式。
企业可选择租赁或购买标准化厂房,减少前期投入50%-80%,时间成本大幅降低。泉州还推出“伙伴银行”,提供低利率信贷,降低融资成本。
蔡战胜表示,通过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实现“三降低三提高”,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泉州启动“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推动国土空间重构,产业链重塑,设备更新,产城联动发展。
截至去年底,泉州已实施“百个”园区项目,撬动“千亿”投资,改造“万亩”用地,规上工业企业入园率、增加值占比翻番。
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打开新赛道
泉州拥有九大千亿制造业集群,其中现代体育产品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球五分之一的运动鞋、全国三分之一的运动服均为“泉州制造”。
泉州将积极探索“体育+”,培育文旅体融合新业态,举办多项赛事活动,打造“世遗泉州时尚之都”新名片,推动泉州从“制造强市”向“时尚之都”延伸。
去年10月,泉州成立“时尚产业联盟”,涵盖761家优质企业、1万多家供应链企业,旨在引领企业创新共赢。
蔡战胜表示,泉州将把握现代体育产品入选国家集群的契机,凝聚时尚产业力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全球影响力。
本月,《泉州市打造“世遗泉州时尚之都”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印发,通过七大方面重点发力,构建国际化时尚产业生态。
蔡战胜表示,希望民营企业家继续秉持“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打造“国际时尚之都”,和泉州一起开拓新增长赛道。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