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低空经济再度成为两会焦点,全国人大代表单晓明提出加快空域管理改革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以克服行业发展挑战。同时,她强调了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呼吁注重安全监管和风险防范。

  两会建言:低空经济再成焦点

  低空经济再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激发了行业的发展热情,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然而,热情之外,行业发展仍需克服诸多现实挑战。

  当前,空域资源释放不充分、审批飞行计划缓慢、应对突发飞行事故或“黑飞”问题的举措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低空经济的起飞。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在两会上提出了三份关于低空经济的建议。她呼吁,应抓紧研究制定空域管理改革办法,以适应低空飞行活动的需要,并加快低空智联网、起降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飞不起来、落不下去”的痛点。

  单晓明指出,低空空域对于低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她建议,按高度与场景划分空域,动态释放空域资源,以提升低空资源调配效率。同时,她强调,空域管理改革需平衡安全与发展需求,以“分类分层、军地协同、技术赋能”为核心,构建新型低空空域管理体系。

  此外,单晓明还提到了低空经济司的成立,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曙光。她希望,通过低空经济司的设立,能够聚焦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系统建设,打破部门和区域壁垒,促进产业协同和资源互补。

  在谈及低空经济未来发展时,单晓明表示,我国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安全监管体系尚未成熟、关键技术需要突破、应用场景开发不足等。但她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低空经济定能“飞起来”,并成为继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个新兴产业赛道。

  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了低空经济要“安全健康”发展,这意味着,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安全监管和风险防范。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