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创新升级与风险防控并重
AI导读:
数字金融正推动金融体系创新升级,提升服务质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数据基础制度,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转型。多地探索数字风控,防控金融风险。同时,需平衡数据保护与利用,确保金融安全。
数字金融正成为金融体系创新升级的强劲引擎,驱动金融服务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和业内人士指出,金融机构应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为关键驱动,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重塑数字金融服务模式。监管部门则需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健全金融管理和配套制度,提升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力。
精准“输血”,提升服务质效
山东大牟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岩分享了农行“牛脸识别”的成功案例,通过AI技术认定畜禽活体抵押物,快速完成贷款审批。此外,数据资产融资蓬勃发展,助力科创小微企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潘越认为,数字金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仅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还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产业升级,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创新驱动,推动行业变革
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通过企微专线服务,简化理赔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使金融机构能设计个性化、智能化金融产品,随时随地服务客户。
加快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机构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四大国有银行信息科技资金投入逐年增加,2023年总额近1000亿元。
防控风险,完善金融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金融监管+大数据技术”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新路径。多地探索数字风控,如宁波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重庆数字金融“一站式”解纷平台等。
数字技术不仅提升风险监测效率,还挽回经济损失。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加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助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提出,需平衡数据保护与利用,加强安全防范和隐私保护,防止过度保护形成数据孤岛。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