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提议加快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及制定存款保险法
AI导读:
2025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王均坦提出加快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及制定出台《存款保险法》的建议,旨在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推进央行治理现代化,并化解金融风险。
2025年两会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王均坦带来了关于加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及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存款保险法》的建议。
加快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
1995年公布实施、2003年修正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为确立人民银行法律地位及履职提供了基础法律保障。但现行法律与当前履职实际和经济金融发展已不相适应,亟需全面系统修改。
王均坦认为,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是落实党中央深化金融改革部署、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推进央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他提出五项建议:体现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明确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明确宏观信贷管理职责;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强化监管履职法制保障。
在强化法制保障方面,王均坦建议明确管理征信业、打击反恐怖融资等职责,完善利率政策执行监测机制,健全金融市场及衍生品管理规定。同时,完善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法律机制,提升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强化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
完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
自2015年实施以来,《存款保险条例》在维护银行体系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暴露出法律位阶较低、制度设计原则化、市场化法治化风险处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存款保险制度,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存款保险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制定存款保险法既是完善金融稳定法律框架的内在要求,也是化解处置金融风险的现实需要。
王均坦表示,制定存款保险法的时机已成熟,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出台存款保险法。具体建议包括:明确存款保险功能定位,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健全风险监测、警示和早期纠正制度;完善风险处置制度,健全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机制。
他建议增加存款保险基金后备融资机制,如发行债券、向央行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确保处置资金充足。同时,丰富基金使用情形,赋予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必要的处置措施和工具,推动问题银行依法及时处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