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整治“内卷式”竞争。中国制造出海之路从依赖价格优势转向技术优势,注重高质量出海。2024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1.3%,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文化、价值的认同更能帮助企业实现本土化,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整治“内卷式”竞争。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街头行驶,乌兹别克斯坦沙漠中闪耀着中国太阳能光伏板,“中国制造”的“出海”之路已初具规模。

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负责人张新原指出,国内企业过去主要依赖“世界工厂”的成本优势“出海”,但长远来看,立足全球需依靠技术优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学专家张连起表示,“内卷”影响市场经营主体信心,应发展创新集群,支持企业有序出海,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卷价格”到“卷技术”

据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2024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1.3%,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张新原强调,中国出海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但全球竞争日益激烈,需注重高质量出海,从技术竞争转变。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提出,汽车行业应多换角度“卷一卷”,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品质和品牌竞争。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苗伟认为,“内卷式”竞争削弱企业盈利能力,损害整体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应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认同

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等企业加入“出海”行列,提升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价值认同感成为核心命题。尹同跃认为,汽车强国不仅追求销量和规模,更需在技术创新、品质口碑上领先,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输出的转变。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表示,2024年中国汽车品牌以质促量,展现差异化竞争优势,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中国文化产品如《黑神话:悟空》等也成功“出海”,赢得国内外认可。

全国人大代表、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认为,优秀作品展现技术实力和文化内涵,优质内容能引发文化共鸣。同时,中国饮食文化也在海外市场风靡,中国消费品牌迎来历史性跃迁契机。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高质量出海是产业链集群升级,形成全产业链创新模式,提升产业协同效应和竞争力。文化、价值的认同更能帮助企业实现本土化,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