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力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AI导读:
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将加力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为基层配备急需医疗设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同时,加速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尽快完成125个中心建设任务,让更多群众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出席记者会,就发展改革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两会期间,民生领域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群众讨论最多的也是民生话题。针对此,郑栅洁表示,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并且日子越过越好。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
加力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郑栅洁在记者会上指出,将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难事”。例如,部分基层医院人才和设备匮乏,群众常需前往大城市大医院就医。为此,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为人口较多的县乡两级配齐急需的医疗设备,并推动高水平医学人才下沉县乡,力求实现“小病不出市县、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守门人”。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加大力度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支持更多县级医院与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联合体”,更新配备CT、B超、血液透析等设备,改善病房等基础条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关于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透露,2024年已安排100亿元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更新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并实施病房改造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已被纳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旨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加速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对亿万群众便利就医至关重要。郑栅洁表示,将加速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尽快完成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任务,通过大医院专家常驻坐诊、远程诊疗,让群众更方便地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改造升级医院病房3万间,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肿瘤、心脑血管等紧缺专科水平,培养当地医务人员,提升自我服务能力。
近年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自2019年《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印发以来,已有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1400余项诊疗技术在受援省份得到推广,跨省就医明显减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