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航空港:12年蝶变,打造国际物流与创新高地
AI导读:
河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设立12年来,已蝶变为现代化、国际化航空都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着力推动“四港联动”,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同时,坚持项目为先,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高地,擦亮创新底色,推进国际创新创业之都建设。
自2013年3月7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以来,河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河南郑州航空港”)已走过了12个年头。河南郑州航空港勇担扩大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河南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使命,建成内陆地区功能最全、通关效率最高的“1+1+7”口岸体系,从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万的小镇,蝶变为一座区域面积747平方公里、人口80万的现代化、国际化航空都市。
聚焦“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国家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中原特区“五大定位”,河南郑州航空港奋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创意时尚中心、创新创业中心、人才中心“五大中心”。2024年,河南郑州航空港全面推进“二次创业”,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75.6亿元、同比增长13%,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开放是河南郑州航空港最突出的关键词。围绕多港联动、多式联运,河南郑州航空港着力推动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四港联动”,开放之门越开越大。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运量创历史新高,河南首个辐射RCEP区域的海外货站落地马来西亚吉隆坡,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也大幅增长,显示出强大的国际物流能力。
同时,河南郑州航空港坚持项目为先,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高地。围绕“4+3+3”主导产业体系,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比亚迪扩产、富士康新能源车研发中心等项目相继开工投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此外,河南郑州航空港还擦亮创新底色,加快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之都。聚焦应用型创新导向,强化“管委会+公司+产业指挥部+专班”发展模式,打造创新生态体系。中原医学科学城已签约多个“医”字号项目,注册生物医药类企业众多,科技金融也得到大力发展。
2025年,河南郑州航空港将继续围绕“五大定位”,加快打造“五大中心”,为河南“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贡献港区力量。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