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加速优化基药目录,满足肿瘤患者需求
AI导读:
全国政协委员赵宏建议加速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结构,纳入更多本土生产的抗肿瘤创新药及其新剂型、新规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提升分级诊疗的效率和患者诊疗依从性,保障患者治疗权益。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赵方园)随着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攀升,患者对抗肿瘤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赵宏建议加速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结构,纳入更多本土生产的抗肿瘤创新药及其新剂型、新规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提升分级诊疗的效率和患者诊疗依从性,切实保障患者的治疗权益。
赵宏医生在临床一线工作中发现,当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创新药数量不足,且剂型和规格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临床实际需求。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受基药政策限制,患者在转诊过程中用药不连贯,影响了治疗效果和依从性。
赵宏向中新网详细解释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一是肿瘤患者临床用药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基药目录要求医疗机构形成“1+X”用药模式,但现行基药目录(2018版)中抗肿瘤药物数量有限,靶向药物更是稀缺。近年来肿瘤治疗技术快速发展,药品研发持续创新和突破,但现有基本药物目录已滞后,无法满足临床诊疗的实际用药需求。
二是本土生产的抗肿瘤创新药在目录中缺失。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鼓励本土生产,以保障药物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目前基药目录中本土生产的抗肿瘤创新药数量不足。
三是新剂型、新规格的缺失导致转诊时用药衔接不畅。基药目录对剂型和规格的严格规定,可能影响基层与上级医疗机构的用药衔接。一些具有临床优势的新剂型和新规格未能及时纳入目录,可能导致患者用药不连续。
因此,赵宏呼吁尽快更新调整现行2018版基本药物目录,以满足肿瘤患者的临床用药需求。
他建议,在目录调整中应优先考虑纳入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的抗肿瘤创新药,特别是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且应用广泛的品种;同时,应纳入本土生产、产能充足、供应保障可靠的抗肿瘤药物,确保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和治疗的连续性;此外,还应将具有临床优势的剂型、规格一并纳入。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