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二手商品国际流通,助力绿色经济
AI导读: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刘锐建议推动二手商品流通从“国内循环”向“国际循环”延伸,助力国产品牌更快响应全球市场。二手商品国际流通意义重大,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推动全球绿色低碳经济转型。但出海面临多项挑战,需优化流程,建立质量评估体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刘锐建议,推动二手商品流通从“国内循环”向“国际循环”延伸,助力国产品牌更快响应全球市场,提升影响力,促进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可携手行业企业及二手交易平台,探索创新模式,简化二手商品出海流程。
刘锐强调,二手商品国际流通意义重大。我国商品在海外市场中需求巨大,且“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二手商品大量入市,出海可缓解其压力。同时,此举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推动全球绿色低碳经济转型。
据中国旧货业协会数据,2023年二手商品市场交易额高达1.32万亿元,交易次数达38亿次。截至2024年底,转转平台通过促进闲置物品流通,已实现518.5万吨碳减排,相当于291亿公里传统燃油汽车碳排放量。
刘锐指出,二手商品出海面临多项挑战,如质量鉴定难、出海流程繁复、通关效率低等。他建议建立健全二手商品标准化体系,覆盖全生命周期,确保质量与服务水平,赢得海外用户认可。同时,优化出海流程,减轻税负,建立质量评估体系,提升交易效率。
转转集团联合创始人相昌峰表示,海外市场需求巨大,二手物品供应链出海成必然趋势。当前受制于品牌商确权、通关税率和交易链路问题,出海难以规模化。推动二手供应链出海,将提升我国在全球循环经济产业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促进二手行业数字化转型。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