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卫生措施财政支出增加,公共卫生项目效益显著
AI导读:
随着全民健康服务重视提升,预防性卫生措施财政支出增加。政府提高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人均财政补助大幅提升,成本效益显著。预防性卫生措施经济回报大,免费体检项目降低老年人医疗支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预防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仍面临挑战。
随着全民健康服务日益受到重视,预防性卫生措施相关财政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自2009年启动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其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已从2010年的15元大幅提升至99元,成本效益日益显著。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院长谢显金表示:“虽然公共卫生服务重在预防,其效益显现较慢,但已在某些疾病上显现效果。例如,脑出血病人数量明显减少,这与健康教育和老年人体检密切相关。”
自2009年起,中国启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65岁以上老年人作为重点对象,实施健康管理和免费体检。该计划已在全国分批推广。
预防性卫生措施的经济回报究竟有多大?人均不到100元的财政补助能带来多少价值?以免费体检项目为例,这项实施了近15年的大规模免费体检项目,其效益究竟如何?研究表明,免费体检项目使65岁以上老人的体检概率提高,医疗支出显著降低。
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趋势,中国老龄化速度更快,且老年人健康状况堪忧。因此,预防在减少未来医疗费用支出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思延等人的研究也证实,尽管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但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并未明显增加,这可能与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和预防措施有关。
专家指出,预防可最大限度减少医疗支出,提高社会福利。然而,“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的预防优先原则仍面临结构、立法和财政等方面的挑战。
当前,医疗改革双重融资体系导致资金不平衡,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不足。因此,有专家建议进行严格的经济评估,以指导资源重估和分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