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产业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强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记者辛圆
国务院总理李强周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他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先进制造业,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力求新动能持续累积,传统动能焕发新生。
报告特别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将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并启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确保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同时,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专注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领域的培育。
此外,报告还提出要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试点,加速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加强产业布局的统筹与产能监测预警,以促进产业的有序与良性竞争。同时,将加快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独角兽与瞪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加速成长。
据界面新闻梳理,自去年以来,多地已发布相关政策文件,旨在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例如,河南省发布了《进一步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了融合发展的主要任务。重庆市则提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融合,特别是金融业、现代物流业、软件信息业等领域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李强总理还强调,要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与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同时,将进一步扩大范围、降低门槛,深入实施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工程。
他提到:“要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培育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同时,推进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名品精品。”
另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相结合,支持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界面新闻表示,大模型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是多方位、深层次的。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大模型技术催生了新兴产业形态,如人工智能芯片研发、数据标注服务、模型训练与优化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了数字产业的结构升级和规模扩张。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同时,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的跨境流动,确保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发挥其在创新、消费、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