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成全国政协会议热点,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
AI导读: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热议新质生产力,委员指出我国机器人技术飞跃发展,国民经济企稳向好。今年是“十四五”最后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实施积极宏观政策,中国经济将取得新进展。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质生产力成为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乔红指出,我国机器人技术取得飞跃式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近三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已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探月机器人成功带回月壤。同时,人形机器人技术也迅猛进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构建了人形机器人大工厂这一核心技术平台,能够快速生产低成本、高性能的机器人系统,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和农业。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在谈及新质生产力时表示,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任务,我国综合施策,国民经济呈现企稳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2024年全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任务,为世界经济注入了稳定的中国动力,展现了大国的经济韧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中国经济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化危为机,持续前进。无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还是2024年中国经济先抑后扬的增长态势,都得益于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经济巨轮胜利前行的最大保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今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采取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措施,财政政策将更加有力。例如,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度增发国债和地方专项债等。此外,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也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确定了360多项改革任务。只要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社会预期和信心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必将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我们坚信,中国经济将在去年企稳回升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