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债市如何应对?
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7月8日发布公告,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逆回购操作,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反应不一,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降低资金波动性,但债市面临一定调整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7月8日正式发布公告,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并提升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度与有效性。公告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将视市场情况灵活开展临时正回购与逆回购操作,这一新举措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立即实施。
具体操作时间为每个工作日的16时至16时20分,操作期限为隔夜,采用固定利率与数量招标的方式。其中,临时隔夜正回购与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设定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少20个基点与增加50个基点。
市场反应方面,在交易日上午9时30分至10时30分期间,国债期货市场出现波动,30年、10年及5年期国债期货一度呈现下跌态势。
长期国债的现券收益率普遍上扬约3个基点(BP),其中30年期国债230023的收益率一度攀升至2.5225%。特别国债2400001的收益率上涨至2.54%,10年期国债240004的收益率也达到2.3060%。与此同时,中短期国债的现券收益率同样上升,1年期政策性银行债230302收益率上涨7BP,1年期国债240009收益率上升6.5BP至1.58%。
业内专家指出,在月中、月末及假期前夕等关键时间节点,市场流动性需求显著增强。此次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临时隔夜正回购与逆回购操作工具,旨在满足金融机构对流动性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有效抑制资金面的大幅波动。
新举措助力降低资金波动性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表示,央行此次启用临时正逆回购操作,旨在重新设置利率走廊的上下限,从而降低资金面的波动性。芦哲指出,原有的“SLF-OMO-超储利率”体系区间较宽,而启动临时正逆回购则是在明确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后,适度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的措施。以当前7天期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1.80%为基准,新的利率走廊上限设定为2.30%,下限设定为1.60%,这将使得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1)和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的波动区间收窄至70个基点,有助于稳定资金面。
芦哲认为,结合近期明确政策利率、收窄走廊等新举措,央行向市场传递出更加清晰的信号,为市场心理提供支撑。新的利率走廊上下限以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基准,意味着其将随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需要进行调整。当7天期逆回购利率调整时,市场利率中枢将随之系统性切换。
华创证券投顾部指出,央行此次推出临时正逆回购机制,标志着央行重启正回购操作(据公开数据显示,央行上一次进行正回购操作是在2014年11月底),这一信号意义重大。当隔夜利率降至1.6%时,央行将进行正回购操作,以封死资金利率下限;而当隔夜利率升至2.3%时,央行则将释放资金。
华创证券投顾部提醒,从近一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隔夜利率触发1.6%下限的次数多于触发2.3%上限的次数。
债券市场如何应对?
面对央行的新举措,债券市场应如何操作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华创证券投顾部分析指出,自2024年3月以来,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的月度均值已经分别低于2.3%和2.5%,这意味着市场机构所持有的债券的安全边际并不高。一旦央行开始卖出债券,这些债券可能面临浮亏的风险。此外,尽管目前非银金融机构的规模较大,但其在债券市场的交易占比过高,一旦利率开始反弹,可能会引发“利率反弹—净值回撤导致赎回—非银卖债—利率更反弹”的负向反馈。
在策略上,华创证券投顾部建议,市场应警惕债券市场持续调整的风险。对于机构而言,在不确定性明朗之前,保留上半年的投资收益、避免盲目抄底是更为务实的选择。
招商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张伟则认为,当前7天逆回购利率为1.8%,意味着隔夜利率的波动区间在1.6%至2.3%之间,简单平均计算的均值为1.95%。而4月至6月DR001的均值分别为1.76%、1.76%和1.81%,与当前政策相比,相当于加息,这也是市场做出利空解读的原因。此外,正逆回购非对称的加减点操作,使市场倾向于认为央行意在提升货币市场利率的低点水平,这对债券市场构成利空。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是临时性操作”,张伟指出,目前尚非常态操作,该工具是否会持续提升资金价格中枢还需观察,因此难以持续推升利率。
张伟建议,在央行借入国债的操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短期内债券市场可能仍将保持偏弱态势,投资者应耐心等待长端利率企稳后的配置机会。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