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行动计划,冲刺千亿产业高地
AI导读: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旨在抢抓全球机遇,加速建设领先产业集聚区。计划至2027年,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关联产业规模达千亿,企业数量超1200家。
3月3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印发《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抢抓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机遇,加速建设国际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按照规划,至2027年,深圳将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产业发展亦设定了一系列量化指标,力求产业综合实力达国际顶尖水平。
核心技术+企业培育,冲刺千亿产业高地
依据《行动计划》,至2027年,深圳将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涵盖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等。产业发展量化指标包括:新增估值超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届时产业实力将达国际顶尖。
细化18条具体行动,攻克核心零部件难题
《行动计划》包含三大重点任务及18条具体举措。在核心技术方面,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分阶段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深圳将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矩阵,从实验室建设到创新服务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再到构建开源数据集、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全方位支撑产业发展。
在科技创新生态营造上,深圳将提升规模化制造能力,加快开放应用场景,强化供应链协同创新,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乘AI与机器人东风,创新之城加速发展
该《行动计划》与深圳城市创新战略高度契合。深圳表示,将城市视为新质生产力和创新的源泉,全力构建创新生态,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介绍,深圳已拥有26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和34家机器人上市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2025年,深圳将再开放100个应用场景,鼓励制造业企业开放生产场景,加速AI赋能新型工业化。
《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深圳在AI和机器人领域进一步发力,有望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迈向新高,加速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建设创新之城。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