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发布《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目标至2026年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推出50款以上爆款产品,打造6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加速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3月3日,《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正式印发实施。《行动计划》明确目标,至2026年,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显著增强,产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生态进一步丰富。预计全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万亿元大关,吸引不少于10家现象级企业入驻,终端产品产量将超过1.5亿台。在手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等前沿领域,计划推出超过50款爆款产品,并在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打造6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

根据《行动计划》,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将聚焦多个重点品类,包括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计算机(涵盖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平板电脑、大模型一体机、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同时,还包括人工智能影像设备、全屋智能产品以及工业级人工智能终端等新型产品。

在人工智能手机领域,深圳将持续保持国内外领先地位,构建从芯片到操作系统、模型及应用生态的全栈能力,推出创新手机产品,提供主动式服务,引领智能手机向“智能助理”时代迈进。

针对人工智能平板电脑,深圳将深化生态扩展和场景应用,打造“深圳制造”高端品牌,提升中端品牌及代工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出更多垂直领域特色产品。同时,推动端侧大模型在平板电脑上的跨平台和轻量化适配,使其成为生产力与智能交互中心。

在全屋智能产品领域,深圳将推动智能电视等家电家居产品全面接入AI能力,实现智慧家电、智慧安防、节能管理的无感联动,打造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情感交互能力的“数字家庭生命体”。

《行动计划》还提出,深圳将加快端侧大模型发展,提升人工智能终端基础软硬件水平,形成强大企业梯队,营造多元繁荣的应用生态。同时,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搭建产业开放创新平台,并加大产品推广力度,拓展应用场景,加强隐私安全保护。

此外,深圳将鼓励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支持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及人才实训基地,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来深发展,构建创新创业和人才支持体系。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