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东莞滨海湾新区本地化部署DeepSeek大模型,上线“数智员工”AI公务员,高效处理日常事务,提升行政效率。结合开发建设和日常管理需求,推进AI广泛应用,打造东莞首个“全域AI城市样本”。

由工作人员“投喂”文档资料,AI公务员自动审核优化公文材料、修改公文格式、自动筛选分析生成标准文书,东莞滨海湾新区已实现这一场景。

近期,深圳的“AI公务员”引起了广泛关注,AI辅助各领域工作已成为大势所趋。东莞滨海湾新区本地化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数智员工”正式上线,可高效处理日常事务,提升行政效率。

人工智能新区建设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DeepSeek具备开源模式,结合“数智员工”能力,可快速嵌入新区各类政务系统,确保内部数据信息的安全可控。目前,滨海湾新区已上线部分通用功能供各部门使用,如通过点击任务督办栏,从会议录音转纪要、转督办任务,到督办进度、督办工作总结均有AI助力,提高了部门协作效率和任务实施质效。

此外,结合DeepSeek大模型的联网和深度思考功能,新区还设置了“知识库问答栏”,让AI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智能同事”。

近日,东莞滨海湾新区再次部署DeepSeek大模型,“AI公务员”正式上线。受访单位供图。

结合开发建设和日常管理的实际需求,滨海湾正积极推进DeepSeek大模型在各类业务系统中的应用,目前已收到14个单位报送的44个应用场景建议,专班将继续深入研究应用。

具体而言,滨海湾将率先聚焦政务服务、招商引资、智慧城市管理、智慧文旅等领域,结合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以AI赋能行政管理,实现智慧化、高效化。

此外,滨海湾还发起了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应用场景建言活动,鼓励干部职工学习、使用AI,成为AI工具的学习者和驾驭者。

自2020年起,滨海湾着手构建数智化赋能城市管理的顶层架构,以城市道路综合治理为切入场景,依托智慧灯杆不断完善市政道路数字基础设施。

基于14个人工智能模型,滨海湾已研发24类AI视频算法,在交通、交警、市政、安防、应急等领域构建了21类城市治理应用场景,实现了新区交椅湾板块市政道路全域数字化、智慧化,构建了数据贯通、共性赋能的道路治理体系。

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滨海湾未来学校引领教育创新前沿实践,将人工智能技术视为未来教育的核心驱动力,加快重塑教育生态。

滨海湾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斌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今年滨海湾将实施产业强链立柱攻坚行动,做强人工智能算力“底座”,推动大湾区(东莞滨海湾)智算中心落地,建设一批公共智算服务载体,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滨海湾将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新区建设,打造1500亩的灵犀岛核心区,上半年推动滨海湾AI智造园项目开工,下半年启动“灵犀岛”700亩首开区建设。同时,招引国家级、省级创新服务平台,构建“龙头+配套”“科创+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加快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产业体系。

滨海湾还将实施“AI+”行动,围绕先进制造、城市治理、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等领域,推出一批“AI+”示范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让万亿制造基底与AI新质生产力碰撞出新的火花,致力于打造东莞首个“全域AI城市样本”。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