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遭遇双重挑战,优化策略应对
AI导读:
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规模收缩和不良压力增大的双重挑战。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了各大银行半年报数据,揭示了信用卡市场的三大核心趋势,包括发卡量减少、交易金额萎缩和不良贷款率上升。多家银行高管分享经营优化策略。
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继续面临规模收缩和不良压力增大的双重挑战。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了各大上市银行2024年半年报披露的信用卡业务数据,揭示了信用卡市场的三大核心趋势。
首先,部分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信用卡发卡量或客户规模在上半年持续减少。其次,绝大多数大中型银行的信用卡交易金额萎缩幅度进一步扩大,显示出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频率和金额均在下降。最后,信用卡不良贷款率普遍上升,反映出客户逾期情况加剧。
随着信用卡消费额的持续低迷和监管趋严,上市银行开始重视信用卡业务的经营优化和风险防控。在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高管分享了最新的经营优化策略,旨在应对中间收入下滑和资产质量下降等多重压力。
多家大行信用卡总量持续减少,这一趋势自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并已至少连续六个季度减少。据央行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较去年末减少约700万张。上市银行半年报也显示,多家大中型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降幅显著。
然而,也有一些银行的信用卡数量在上半年继续快速增长,如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和兴业银行等。此外,城商行的信用卡业务增速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
在信用卡新规的监管下,各大银行开始强化睡眠信用卡的动态监测管理,严格控制占比。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信用卡的活卡率,从而提升银行的运营效率。
除了卡量增长乏力,信用卡业务的另一大重要趋势是交易总金额的加速萎缩。券商中国记者梳理的15家信用卡交易金额靠前的上市银行中,14家银行的该项指标同比下降,其中8家降幅超过10%。
交易金额下降的背后是宏观消费需求受到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一线城市的消费数据出现回落迹象,这直接反映了消费者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的意愿和能力下降。
与此同时,信用卡贷款余额的变化也呈现出明显分化。国有大行贷款余额普遍增长,而一些股份行和城商行的贷款余额则出现下跌或增速较快。这种分化反映了不同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经营策略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资产质量方面,多家银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截至今年6月末,多家大型银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均较年初有所上升。全国范围内,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也在持续增长,这进一步加剧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多家上市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优化调整经营策略。他们不再以简单扩大用户规模与信贷余额为战略目标,而是更加注重提升信用卡交易额和保持优异的资产质量。为此,他们加大了信用卡的推广和服务创新力度,并积极探索新的消费场景和获客方式。
例如,兴业银行实行“控新降损”策略,改善新发卡客群质量并优化贷中管控策略;中信银行则持续优化客群准入并深化资产结构调整;部分全国性银行还将客户信用卡与消费贷授信额度实施统一管理,打通信用卡业务与其他零售条线业务之间的协同。
(配图说明:文中插图为相关数据统计图表,展示了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主要数据和趋势。)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