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向四地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标志着增值电信业务进一步对外开放。这些外资企业的加入将带来更加多元的电信服务和产品,激发市场活力,满足数字生活需求。上海作为重点城市之一,有多家企业获得批文,助力数字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正式向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的13家外资企业,发放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这些企业将能够开展互联网接入、信息服务等多元化的增值电信业务,标志着我国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此次获批的13家外资企业,其母公司多为全球知名企业,业务范围广泛。它们的加入,预计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多样的电信服务和产品,进一步激活市场,提升电信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数字生活需求。

  上海作为此次试点的重点城市之一,共有西门子数字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汇丰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同道猎聘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得批文。这些企业均来自上海浦东新区和临港新片区,业务覆盖数字医疗、金融科技、人力资源服务等前沿领域。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企业在沪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将为相关行业和上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国际资本首选地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地位。

  汇丰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的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是对我们合规、创新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种肯定。汇丰对中国市场有着长期的战略承诺,未来将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为行业做出积极贡献,支持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202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明确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率先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等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旨在通过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指出,电信业扩大对外开放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全球分工与合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高水平开放推动电信业的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我国外商投资电信企业数量已超过2400家,同比增长30%。其中,上海近3年的电信业务市场外资规模年均增速达到15%。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电信领域对外开放,支持更多外资企业加入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经营试点,探索新业态,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目前,上海有多家企业正在积极推进试点申请,预计将有更多项目落地。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下一步将与上海市工作专班合作,细化任务分工、落实保障政策,确保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加强与重点外资企业的沟通对接,提供精准高效的政策咨询和预审服务;持续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为开放试点工作贡献上海经验。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