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张家口依托冬奥优势,冰雪装备器材产业迅速崛起,构建产业集群,提升核心竞争力,盘活资源利用,推动冰雪经济蓬勃发展。2024年崇礼奥林匹克公园营业收入增长61%,接待游客超440万人次。

冰雪装备器材是冰雪运动的基础,也是冰雪经济的关键一环。随着冰雪运动的日益普及,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迅速崛起,技术品质稳步提升,多地涌现出冰雪装备产业集群。如何把握产业发展良机,推动冰雪装备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进一步激活冰雪经济?作为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之一,河北省张家口市在冰雪赛事经济与体旅融合方面持续发力,聚焦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等环节,强化技术攻关,冰雪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一个崭新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第九届亚冬会的举办,再次让冰雪运动成为焦点。近年来,冰雪运动逐渐普及,各类冰雪赛事接连举办,带动了冰雪场馆、设备的扩容升级,造雪机、魔毯、雪服、雪板等冰雪装备需求量激增,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冬奥之城”,张家口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冰雪资源优势,将冰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促进技术融合创新,优化场馆设施资源,推动冰雪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产业集群,张家口市宣化冰雪产业园内,从索道缆车、造雪机等重型设备到碳纤维滑雪板、滑雪服等轻装备,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线繁忙。一批冰雪项目相继落户,中索国游索道等12个项目签约,年总产值达15.26亿元,多项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冰雪装备订单络绎不绝。张家口冰雪产业的底气何在?

底气源自张家口坚实的冰雪经济基础。截至2024年,张家口已建成15家大型滑雪场,拥有雪道240条,其中20条通过国际雪联认证,雪场建设规模全国领先,成为国内最大的滑雪运动聚集地。张家口成功获得2029年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世界锦标赛举办权,连续三年承办国际级、国家级高水平雪上赛事数量居全国之首,崇礼区荣获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称号。

2024年12月,张家口出台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冰雪运动高地、延伸冰雪经济产业链、完善设施配套建设等措施,力争到2027年冰雪产业产值达130亿元,2030年产值达230亿元,将张家口打造成为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目的地。在政策引领下,张家口加快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规划建设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两大研发制造集聚区。

位于宣化冰雪产业园的张家口市科诺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仿真冰板、冰壶等产品,打破季节、场地限制,荣获80余项国家专利,产品远销海外。2025年,该公司新增生产线,产能增长30%。“张家口拥有高素质冰雪产业工人,产业园配套设施成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沃土。”公司董事长吴刚表示。

冰雪重装备企业张家口市宣化宏达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固定式造雪机旋转支架,荣获多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被多个冬奥赛场选用。该企业还是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的重要生产配套商,产品出口多国。

宣化冰雪产业园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涵盖雪场装备、个人运动产品、市场拓展、四季冰雪运动等,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格局。园区科创能力不断增强,多家企业申报专利,力求专利申报与成果转化并进。

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规划面积435亩,建设轻型装备生产区、重型装备制造区等功能区,打造轻重装备结合、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全覆盖的全产业链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基地。多家企业投产运营,轻重装备结合的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初具规模。2024年,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产值超4亿元,新入驻7家企业。目前,产业园提供的造雪机及系统占据崇礼滑雪场70%至80%份额,国产品牌服装在滑雪场租赁业务中占30%至40%份额。

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宣化冰雪产业园被评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在两大产业园带动下,张家口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等全产业链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著。

提升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国产冰雪装备不断升级,但在自动化程度、全系统性能等方面与国际品牌仍有差距。张家口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技术攻关,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研发力度,推动冰雪装备关键技术突破。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冰雪领域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加强部门协同,持续培强具有知名度的冰雪品牌。

培育科技企业,发挥专项资金作用,引导冰雪文化旅游、运动、装备器材等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张家口科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生产滑雪装备,成为园区首批入驻企业,入选“冰雪国潮”十大冰雪装备品牌。

产品检验检测和质量把控同样重要。张家口宣化冰雪产业园内,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滑雪单板固定器碰撞试验机等设备完成验收,已为京津冀周边雪场及企业开展多批次测试工作。

张家口冰雪实验室通过资质评审,形成近80项指标检验能力。实验室牵头完成多项研究,研发测试设备,开发新技术新方法,送审发布多项标准。张家口冰雪实验室还与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签署协议,共建冰雪科技创新实验基地,为京津冀冰雪产业提供全链条综合服务。

盘活资源利用,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离不开冰雪经济土壤。张家口作为冬奥之城,具有独特优势。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张家口留下良好口碑及冬奥场馆,对拓展冰雪市场、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盘活利用冬奥场馆,带动冰雪产业发展?

一是适应性改造,丰富场馆功能。张家口通过“一馆一策”制定方案,推动场馆常态化运营和适应性改造,满足各类业态需求。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致力于将雪如意打造成地标,配套建设咖啡廊等设施,丰富功能。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完成改造,实现四季利用目标。云顶滑雪公园满足赛事需求,成为滑雪爱好者打卡地。冬奥村也有了新用途,河北体育学院冰雪学院和张家口市冰雪运动学校揭牌,开创高校进驻奥运村办学历史。

二是发展赛事经济,提升场馆利用率。张家口举办多项冰雪赛事,包括京津冀滑雪公开赛等省级赛事,以及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平行项目亚洲杯等国际赛事,举办赛事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张家口积极引进、培育户外运动品牌赛事,带动超21万人次参与。如今的张家口,冬奥场馆持续利用,高水平赛事不断,从“一季热”走向“四季火”,为冰雪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基础设施完善,滑雪场、溜冰场涌现,冰雪运动参与者激增。2024年,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营业收入增长61%;崇礼区雪季接待游客441.22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52.43亿元。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