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该政策旨在引导银行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但实施需等待监管部门细则出台。市场对其想象空间巨大,但仍需谨慎对待。

9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这一表述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悉,该专项再贷款旨在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以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首期额度高达3000亿元,未来还有望根据运用情况扩大规模。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作为创新工具,该专项再贷款突破了原来信贷资金不能进入股市的规则,但具体的实施细则仍需等待监管部门的发布。目前,由于缺乏明确的细则,尚未有银行启动这项业务。

北京某股份行公司信贷业务负责人指出,现行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明确规定贷款资金不得用于股权投资,因此相信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后才能推行该专项再贷款。联储证券总裁助理、并购业务负责人尹中余也认为,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面临挑战,与之相近的并购贷款业务虽然一直在被各家银行争夺,但目前市场容量仍有待开发。

尽管如此,回购增持再贷款仍然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按照央行的设想,该专项再贷款的利率为1.75%,商业银行在向客户办理贷款时会在此基础上加0.5个百分点,即2.25%。首期额度为3000亿元,后续还可视情况追加。国盛证券的报告认为,这一新工具不仅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效率、稳定资本市场、提振市场信心,还能使大股东以较低成本增持股份,从而提高分红率,吸引更多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以股息率4%的上市公司为例,假设股价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2.25%利率借款两亿元进行增持。分红到账为800万元,而借款利息仅为450万元,净收入预计约为350万元。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也表示,从长远来看,该工具不仅打开了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支持的空间,未来还可根据运用情况扩大规模。

然而,回购增持再贷款的顺利推行仍需监管部门出台相关细则。某股份大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现有监管政策规定银行贷款不允许用于股权,除非是并购贷款。因此,要顺利实施回购增持再贷款,需要梳理和修订现有贷款规则。尹中余也认为,申请回购增持再贷款本身是一个加杠杆的过程,需要一个稳定上升的市场预期。如果市场波动过大,上市企业股东可能会因为担心风险而不敢冒险申请再贷款。

综上所述,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的提出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该政策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市场潜力,但仍需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和细则,以确保其顺利推行并发挥最大效用。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