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具身智能行动计划,引领人工智能新赛道
AI导读:
北京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引领具身智能软硬件技术前沿,推动产业规模扩大,到2027年量产总规模将突破万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为了培育人工智能发展新赛道,北京“押注”具身智能!
2月2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发布了《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引领具身智能软硬件技术前沿,推动产业规模扩大。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北京具身智能的量产总规模将率先突破万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并支撑不少于100家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同时,要求突破不少于100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国产化。
在推进具身智能产业规模扩大方面,《行动计划》明确了重点任务,包括研发具身智能“大脑”大模型、提升“小脑”技能模型能力、强化核心零部件技术创新等。特别是在芯片研制方面,要求研制通用、高算力、高带宽的整机智能控制芯片,为各类具身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提供关键支撑。
此外,《行动计划》还要求前瞻布局高性能人工智能大模型云端推理芯片、超低功耗的端侧控制计算芯片等,打造模块化终端通用智能模组,提升终端设备的智能性能及部署效率。同时,将开展国产具身智能芯片、通信模块与具身大小脑模型的系统适配,构建全栈国产化软硬件生态。
在优化具身智能产业生态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完善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与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等。同时,加强国家基金与北京市区两级基金联动,带动社会资本加强具身智能领域早期硬科技投资力度。
《行动计划》的发布,标志着北京在具身智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将有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