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加深,绿色金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绿色债券发行市场呈现出强劲势头,发行规模持续增长。同时,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也不断加强,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加深,绿色金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成为财经领域的新焦点。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旨在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表现。

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债券发行市场今年呈现出强劲势头。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已接近135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超2倍的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新能源、传统工业绿色升级等领域提供了资金支持,也推动了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

绿色债券发行势头强劲

在政策指引下,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发展迅速,创新品种不断涌现,发行规模持续增长,绿色债券标准也日益完善。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约为1349.94亿元,与2024年同期的423.24亿元相比,增长了218.96%。其中,农业银行发行的6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创下了国内单期发行最大纪录。

农业银行本次发行的绿色金融债中,3年期发行规模500亿元,利率1.85%;5年期发行规模100亿元,利率1.88%。市场反响热烈,各类投资者踊跃认购。

民生银行也在今年2月发行了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期限为3年,固定票面利率为1.7%。募集资金将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

根据《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绿色债券是指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披露的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共发行各类绿色债券6814.33亿元,托管量2.09万亿元,同比增长5.57%。

值得一提的是,绿色债券发行成本普遍较低,投资者认可度高。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利率的下降,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进一步降低。

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不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速,绿色金融政策也在不断稳步推进。

为了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该方案提出,金融机构要从需求侧重点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源体系低碳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碳市场建设等领域。同时,要从供给侧优化金融服务,加大银行信贷供给,完善绿色保险体系,拓展绿色金融服务渠道。

此外,方案还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风险防控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商业可持续。

今年2月,交易商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发行绿色债券机制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从多个方面对发行机制进行了优化,为境外机构发行绿色熊猫债创造了良好环境。

新世纪评级认为,这一通知的实施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境外机构发行绿色熊猫债,丰富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的种类和数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