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已至,上游核心化工新材料将迎来持续利好。主要材料包括聚醚醚酮、聚酰胺等高端工程塑料,以及柔性传感器等基底材料,将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南方财经2月27日电,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已至,上游核心化工新材料将迎来持续利好。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和“小脑”采用AI材料,而“肢体”部分则需依赖高端工程塑料和碳纤维等化工新材料以实现轻量化和“感知”功能。具体来说,助力机器人轻量化的主要材料包括聚醚醚酮(PEEK)、聚酰胺(PA)、聚苯硫醚(PPS)、液晶聚合物(LCP)、热塑性弹性体(TP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高端工程塑料;而实现机器人感知交互的电子皮肤,则主要依赖于柔性传感器和聚二甲基氧烷(PDMS)、聚酰亚胺(PI)薄膜等基底材料。

这些新材料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相关化工新材料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文章来源:南方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