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医疗领域加速渗透,智能化医疗装备市场前景广阔
AI导读:
2025年,AI在医疗领域热度攀升,智能化医疗装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蓝皮书分析全球市场规模与趋势,指出AI医疗影像发展最快,手术机器人成为热点。中国智能化医疗装备也飞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2025年伊始,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的热度持续攀升,AI问诊也成为了热议话题。
AI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应用场景丰富多样,那么全球智能化医疗装备的市场规模与趋势究竟如何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化医疗装备产业蓝皮书(2024年)》深度剖析了全球智能化医疗装备的产业进展及典型应用,并针对我国智能化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建议。
蓝皮书指出,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智能化医疗装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智能诊断产品应用最为广泛,智能诊疗产品技术优势突出,智能康复养老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智能化医疗装备融合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远程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医疗服务。AI医疗影像已成为智能医疗应用中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尤其在肺部、心血管和乳腺等领域的影像诊断中表现卓越。
据market.us统计,全球智能化医疗装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1720亿美元增至2032年的474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3%。其中,北美市场份额最大,亚太地区增速最快。中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2024年可能增至4130亿元。
美国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医疗机器人领域优势明显,是全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获批最多的国家。据Statista预测,2028年全球医疗科技企业营收前三名仍为美国企业。

在数字医疗投融资方面,2021年达到高峰,2022~2023年趋势放缓。2024年投融资数量和金额有所回温,手术机器人赛道成为热点。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5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285亿美元。
我国智能化医疗装备也飞速发展,智能诊断产品占比近80%,手术机器人成为发展热点。专家分析称,本土手术机器人公司崛起,改变了进口设备垄断的局面。高昂的设备成本和维护费用是限制手术机器人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未来五年手术机器人将成为更多医院的“标配”。
在智能监护与生命支持方面,由于慢性疾病人数增加,需求量不断增长;在智能康复养老方面,老龄化人口持续增长,市场巨大。康复机器人在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占比最大,发展空间广阔。
蓝皮书建议,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完善智能化医疗装备标准体系,强化标准体系国际化水平,完善医保定价支付机制,推动智能化医疗装备快速定价。
随着智能化医疗装备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各国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监管政策研究,智能化医疗装备监管体系建设逐渐完善。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