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25日,郑州市2025年春季上海产业招商座谈会、推介会在浦东举行,吸引200多家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及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谋合作与发展。活动围绕“郑”启新篇、“沪”动未来主题,郑州市政府与上海证券报正式签约,将围绕高端资源对接、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推动郑州高质量发展。

黄浦江畔春意盎然,中原腹地活力四射。2月25日,郑州市2025年春季上海产业招商座谈会、推介会在浦东圆满举行,吸引证券、基金银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200多家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及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谋合作与发展。

活动围绕“郑”启新篇、“沪”动未来主题,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基金公司、金融机构与郑州市政府及下属部门积极互动,共商跨界融合与合作发展。期间,郑州市代表团还走访了张江科学城、杨浦区长阳创谷园区等地,实地考察上海特色产业,并开展产业对接和洽谈。

本次活动由郑州市政府携手上海证券报、郑州市商务局及郑州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共同举办。在郑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庄建球和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见证下,郑州市副市长马志峰与上海证券报社高层正式签约,开启政媒合作新篇章,共同探索招商选资新路径。

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多次到访河南,对郑州的发展变化深感震撼。郑州正加速向智造强市转型,聚焦先进制造业,致力于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新能源及汽车产业,以及5000亿级装备制造、3000亿级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胡云超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需聚焦人才培养、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包容试错的环境。郑州正致力于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已跻身全国前列。

周汉民提出,郑州应强调制度型开放,加强国际贸易便利化,实现数据跨境流动制度突破,打造跨境数字身份认证枢纽。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看好郑州发展机遇,建议政府提供优质生态环境,立足丰富人才资源和制造业优势,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盛山资本创始合伙人甘世雄建议郑州借助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进行优质资源整合,培育更多上下游产业链上市公司。

得郑州者得中原

郑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庄建球向长三角客商发出诚挚邀请,强调郑州作为中部重要中心城市,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劲的产业实力和科创活力。2024年,郑州GDP超1.45万亿元,增长5.7%,多项指标领先。

长三角地区以不足全国4%的土地面积,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郑州重要的合作伙伴。长三角企业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郑州的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活动定向邀请了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200多名高管、专家学者及投资机构负责人,共商合作。

多家企业表示看好郑州发展前景,愿在此布局投资。联影医疗已在郑州设立子公司,并与河南省人民医院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合作。中环新能源提出为产业园区提供零碳产业园综合服务方案。

郑州人才资源丰富,在校大学生总数超146万人,位居全国第二。中国船舶副总裁陶健看重郑州的人才储备,希望通过培养技术人才,提高中国造船业竞争力。

政媒合作助力招商

活动现场,郑州市各区县政府及企业代表进行重点项目签约,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助力郑州构建更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郑州市政府与上海证券报正式签约,将围绕高端资源对接、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推动郑州与长三角企业互联互通,助力郑州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报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平台,将通过搭建高端资源合作对接平台,全面助推郑州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郑州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庄建球表示,通过此次座谈交流,感受到长三角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和务实精神,郑州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务实的举措、优质的服务,欢迎企业家投资郑州,共享发展机遇。

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表示,此次活动展现了郑州市政府的市场化和战略高度,相信郑州与上海证券报的携手合作,定能结出硕果。

作者:聂林浩 王乔琪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