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汽车供应链新生态: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AI导读:
在2025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大会上,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2025年预计产销规模达3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将超过1600万辆,渗透率达到50%。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市场亮点,汽车产业将迎来重构期。
近日,在2025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大会上,中国汽研政研咨询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吴胜男表示,随着传统汽车市场规模的加速收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加持将使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更亮眼的表现。据测算,2025年汽车产销规模预计达3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将超1600万辆,渗透率将达50%。这一数据展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会上,吴胜男从宏观环境分析和未来产业预判两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全球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对2025年及更长远时期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她指出,全球经济已进入低增速常态,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维持在3.2%,中国经济则展现出韧性。
对于中国而言,汽车产业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响应了环保号召,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此背景下,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新能源、智能网联、氢能等领域的130余项汽车产业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能源汽车领域正迎来多重政策利好。政策不仅鼓励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着重布局前瞻技术,如车网互动试点。此外,宏观经济及产业发展预测显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持续扩大。
在自主品牌发展方面,国内汽车产业正逐步从合资车企和外资供应商主导转向自主企业主导。未来三年,国内自主品牌市占率有望突破80%。同时,中国汽研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直接整车出口量将达到600万辆的峰值。
从技术角度看,未来多领域技术融合将成为常态。纯电、插电增程、氢燃料电池等技术路线将协同发展。智能网联方面,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迭代,算力、数据、大模型成为汽车产业竞争的核心。
吴胜男表示,未来产业生态将迎来重构期,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基于技术分层分析,未来汽车领域将催生软件系统生态、能源供给生态和数字运营生态的新生态构建。
在这一全新生态下,企业将拥有新的定位和分工。中国汽研判断,后工业文明下的汽车供应链将呈现硬件厂商、软件生态企业、能源生态企业及运营平台四足鼎立的发展格局。
在新的发展生态重构背景下,企业需要迅速明确自身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向高竞争力状态转型升级。政府、行业及企业自身需共同研判新的高竞争力发展路径。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