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聚焦“三农”领域,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创新成为亮点。政策扶持下,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投资方向脱颖而出,隆平高科、大北农等企业有望受益。农文旅融合、土地流转等领域也迎来新机遇,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关注政策细则落地。

■蔡恩泽

2月23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再次聚焦“三农”领域。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下,这份文件为农业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更为投资者打开一扇投资机遇之门。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创新成为亮点,国家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项目支持力度,为农业投资领域注入强劲动力。政策扶持下,多个投资方向脱颖而出。

生物育种与种业创新迎来黄金期,政策明确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推动大豆、油料产能提升。隆平高科、大北农、神农种业等企业有望在政策推动下实现业绩飞跃。智慧农业与农机装备领域前景广阔,政策推动农机装备升级,北斗辅助驾驶、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应用加速,一拖股份、埃斯顿、大疆农业等企业积极布局,为农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农文旅融合与乡村新业态成乡村振兴新引擎,政策鼓励盘活闲置农房,苏垦农发、亚通股份等企业有望受益。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方面,第二轮土地承包延长30年试点推进,家庭农场申请门槛降低,永安林业、新农开发等企业具备独特优势。农业科技与AI融合领域,政策加码攻关,中科赛腾、科大讯飞等企业技术创新不断前行。

粮食安全与种植产业链是国家重点,苏垦农发、北大荒等企业直接受益。把握投资机遇需理性,关注政策细则落地,做好风险把控。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方向符合政策导向,建议结合企业技术壁垒与订单情况筛选优质标的布局。

作者系本报《周末证券》专栏作家,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