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观察全球贸易变化,抢抓新兴市场机遇
AI导读:
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作为外贸领域风向标,吸引众多境内外企业参展。展会聚焦跨境电商、绿色贸易等新业态,打造外贸升级平台。同时,抢抓新兴市场机遇,深化中国与东盟产业链协同,为参展企业提供展示机会。
面对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显著提升、国际贸易风险加剧等挑战,今年的“中国外贸新春第一展”尤其受到关注。作为国内聚焦纺织服装和轻工业产业行业规模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展会,定于3月1日开幕的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华交会”)既是外贸领域的风向标,也是观察全球贸易变化、促进全球客商合作的平台。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在新闻通气会上强调,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今年的外贸发展,提前分析应对各类情况。第33届华交会展览总面积达11.5万平方米,设有服装服饰、纺织面料、家庭用品、装饰礼品四大专业子展,以及跨境电商和境外展区两大专业展区,覆盖10个展馆,总展位数超5100个,吸引3250家境内外企业参展,其中境外展商364家,覆盖13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将迎来4万余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规模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品牌和专利企业占比提升
申卫华指出,华交会作为展示中国外贸企业创新实力与品牌升级的窗口,本届参展企业结构更优,产业上下游集聚更完整,不乏跨界“新秀”。品牌企业占比20%,专利企业占比15.2%,新材料、新工艺企业占比6.6%,专精特新企业达52家。
轻纺专业展中,专精特新企业比例显著,多为行业隐形冠军。展会现场将展示众多跨界融合的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创新含量不断攀升。
本届华交会还聚焦跨境电商、绿色贸易等新业态,打造“数智融合、要素赋能”的外贸升级平台。举办跨境电商高层论坛,探讨AIGC技术与跨境电商融合,优化选品、营销、服务等环节,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高效方案。跨境电商展区分设综合平台、跨境服务、智慧物流等板块,汇聚120多家平台企业,服务商展位规模增长10%,数字化工具提供商数量增加。
展会现场,华交会促成亚马逊、速卖通等平台与九省市制造企业对接,构建完整服务体系。从基础材料到品牌运营的全链条展示中,不乏稀土材料刀具、塑料光纤面料等创新成果。环保技术展品占比较上届提升,绿色外贸生产力加速形成。
抢抓新兴市场机遇
在美国对华贸易关税背景下,华交会组织企业赴日、韩、英、爱等地参加海外推介会,并在沙特、南非开展推介,促进供需对接。
今年新增东南亚专场对接活动,把握RCEP合作红利,深化中国与东盟产业链协同,为企业提供展示机会,抢占东南亚外贸市场。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外贸总额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增长4.6%,进口下降1.0%;欧盟、东盟、美国为前三大市场,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4%。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