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长安晋级“千亿镇”,镇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AI导读:
东莞长安镇成功晋级为全国第六个“千亿镇”,标志着广东省镇域经济的发展迈上新台阶。文章通过专家视角,透视东莞镇域经济,为激活“镇”能量支招,同时提到南城、虎门有望成为下一个“千亿镇”。
拼经济、抓产业,东莞以硬实力担负起经济挑大梁的重任。2025新春伊始,东莞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长安镇成功晋级为全国第六个、全省第三个“千亿镇”,松山湖也正式迈入“千亿园区”行列,南城则朝着“千亿镇街”的目标奋力迈进。这些龙头镇街(园区)扛起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大旗。
东莞进入2025年两会时间,南方都市报聚焦东莞“镇域经济”,推出《千亿镇启示录》东莞两会特别策划。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展现了东莞“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镇域发展新格局。
2025年,作为“双万”城市的东莞,迎来了首个“千亿镇”。长安镇以全国最小的面积跻身“千亿镇”,它是如何做到的?长安之后,东莞的下一个“千亿镇街”又会是谁?本期我们将通过专家视角,透视东莞镇域经济,为激活“镇”能量支招。
“长安跨入‘千亿镇’行列是大事,是好事。但我们在重视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关注发展质量。”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省政府原参事陈鸿宇表示,长安晋级“千亿镇”,标志着广东省镇域经济的发展正迈上新台阶。他提倡东莞各镇街学习“千亿镇”的精神和经验,形成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
“长安镇成功晋级‘千亿镇’,体现了东莞经济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为王的特点。”东莞城市学院大学与城市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东莞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孙霄汉认为,相较于经济体量,我们更要关注整体,包括东莞未来的发展。东莞应立足制造业基础和优势,发挥特色,与周边城市形成错位、互补的发展模式。
长安抢占先机 晋级“千亿镇”
广东镇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新年伊始,长安新晋“千亿镇”的消息振奋人心。
陈鸿宇深耕广东区域经济多年,他认为长安镇成功跨入“千亿镇”行列,标志着广东省镇域经济正不断迈上新台阶。
“长安镇既是广东省镇域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也是乡村振兴的典范。”陈鸿宇表示,长安具有独特优势,是一个多边发展比较均衡协调的镇街。在经济发展方面,长安非常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在产业方面,经过内部调整优化,长安镇的制造业在东莞乃至珠江口地带的竞争力首屈一指。长安还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同步发展现代服务业、交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同时,长安一直是东莞发展的领头羊,产业基础厚实,城市化建设起步早、成规模,人口吸聚能力强。
孙霄汉对长安镇在经济转型、产业布局等方面取得的突破和成效予以肯定。他认为长安镇成功晋级“千亿镇”,体现了东莞经济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为王的特点。
“千亿镇”往往拥有千亿级产业集群,镇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支持。孙霄汉认为,长安镇依靠OPPO、vivo等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推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
同时,长安镇还注重产业的更新迭代,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壮大智能视觉、新能源汽车配套、电子大健康等新兴产业。这种前瞻性的产业布局使长安镇在全球经济波动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
长安镇的营商环境也很不错,政商关系特别亲和。另据公开报道,长安镇市场主体总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市第一,为长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智谷趋势首席研究员黄汉城也持相似看法。他表示,在过去沿海城市兴起的“退二进三”浪潮中,每个“千亿镇”都坚持制造业当家,至少有1到2个代表性产业集群。
因地制宜 发展新质生产力
南城、虎门有望成下一个“千亿镇”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市直管镇城市,镇域经济对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陈鸿宇表示,过去数十年,东莞的镇域经济一直十分活跃,是东莞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主角”。长安成功晋级“千亿镇”,显示出长安“经济大镇挑大梁”的实力,也意味着长安必须为稳住东莞发展“大盘”负起更大责任。
长安的最大优势在于清醒地认识自己,顺应市场,顺应大势。长安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来选择整个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是一味追求大项目、大平台、新产业。
同时,长安也不满足于给深圳、香港的产业链当“配角”,而是自觉规划、自主构筑、自我完善自身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
长安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果,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把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人文因素等优势最大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因地制宜就是把区位、交通、人才、研发等核心优势转化为当地经济、产业上的优势,内核是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这也是东莞其他镇街可以向长安学习的地方。地方政府是否‘有为’,要看当地市场是否‘有效’。”陈鸿宇说道。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集中资源力量,培育更多全国经济强镇。东莞也表示,力争2025年形成2个“千亿镇”,2027年增加到4个。
孙霄汉认为,南城非常有希望成为东莞下一个晋级“千亿镇”的镇街。近年来,南城通过发挥其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建设了一批特色新集群。
除南城以外,传统工业强镇虎门同样是“千亿镇”的有力竞争者。未来如果虎门能和滨海湾形成优势互补,整合优势资源,晋级“千亿镇”并非难事。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未来东莞将会诞生更多的“千亿镇”,持续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理性看待“千亿镇”
形成万马奔腾镇域经济发展格局
东莞诞生首个“千亿镇”后,接下来如何发展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孙霄汉表示,东莞各镇街的实体经济基础牢固,发展韧性较强。过去东莞在“市镇村组”四轮驱动下,各镇村组分散发展,导致产业、城市设施难以有效集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东莞需要在区域统筹方面多下功夫。
陈鸿宇也表示,长安跨入“千亿镇”行列是好事,但更需要关注这个地方的发展质量。他提倡正确、理性、清醒地看待“千亿镇”,加大对薄弱镇街的支持力度,在东莞形成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