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高新区积极谋划布局,强化技术策源,优化创新生态,引导资源集聚,成为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重要载体。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达到19.3万亿元,集聚了全国33%的高新技术企业。

  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记者吴涛)近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积极谋划布局,强化技术策源,优化创新生态,引导资源集聚。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还衍生出一系列新赛道。

  中新网记者吴涛摄

  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高新区在新赛道布局上展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包括面向传统产业升级衍生新赛道、面向新兴产业拓展新赛道、以及面向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新赛道。通过这些布局,国家高新区成功培育了氢冶金、智能织物、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新型储能、合成生物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领域。

  国家高新区在新赛道培育模式上各具特色,通过应用场景牵引、科学家与企业家联合创业、大企业内部创业等方式,形成了集科技引领、人才驱动、金融赋能、载体支撑为一体的新赛道培育生态,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吴家喜还指出,国家高新区在治理机制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实施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数据要素“改革沙盒”、多元主体参与的业界共治等适应新赛道发展的政策试点和新型治理模式。

  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9.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其中工业增加值约9.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8%。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国家高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此外,国家高新区在研发经费投入和发明专利拥有量上也占据了全国的一半左右,不断涌现出原创技术和首发产品,如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原型、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等。

  截至2024年底,国家高新区已经集聚了全国33%的高新技术企业、4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7%的独角兽企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