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疫情后全球热钱减少,东南亚初创企业中兴起了一种名为“种子轮捆绑”的新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更为显著,帮助企业实现自力更生和盈利增长。文章分析了该趋势在东南亚最为流行的原因。

  随着疫情后全球热钱减少,全球风投行业热度大不如前,“钱多人傻”的环境已成过往。一种名为“种子轮捆绑”(seed straPPIng)的新融资方式在初创企业中悄然兴起,尤其在人工智能(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更为显著。目前,这一融资新趋势在东南亚的风投领域最为盛行。

  种子轮捆绑融资新趋势

  “种子轮捆绑”的概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这源于谷及全球其他地区风投行业的严重衰退。新加坡风投公司OpenSky Ventures的普通合伙人佩恩(Josh Payne)表示:“如今的融资环境下,初创企业需先自力更生,再寻求风险投资。这催生了种子轮捆绑方式,即企业在首轮融资后需尝试获利,而非继续烧钱筹备下一轮融资。”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实施零利率政策,大幅降息刺激经济增长,导致全球融资成本低廉,风险投资家纷纷将资金投入高风险资产。新冠疫情后的刺激政策加剧了这一趋势,风投资金在疫情期间达到历史高峰。然而,疫情过后,投资者撤退,风险投资资金枯竭,形势逆转。一些被高估的初创企业因缺乏实际业绩支撑而破产,促使企业创始人考虑自力更生或种子轮捆绑等融资方式。“这些企业本身也往往具有竞争优势。”佩恩称。

  跨国软件公司Zapier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福斯特(Wade Foster)在公司创立初期就进行了种子捆绑操作。他于2011年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办公司,并于2012年10月筹集了约130万美元的种子股权资金。在完成种子轮融资后,他们决定不再筹集资金,而是依靠公司收入继续运营。到2014年1月,这家初创公司开始盈利。至2020年,该公司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达到1亿美元。

  “在我们创业时,初创企业创始人要么选择自力更生,要么持续筹集风投。我们选择不筹集更多资金,这与我们能否盈利息息相关。近年来,像我们这样选择种子轮捆绑的初创企业在业内越来越普遍。”他透露,“我们在上学时就创办了这家公司,且积蓄不多。种子轮捆绑意味着企业发展较慢,但我们可以全身心投入经营。过多的资本会带来问题,我们不想稀释股份,也不希望风险投资者干涉公司运营。我们想自己掌握发展方向。”

  佩恩的经历类似。他于2011年为StackCommerce筹集了约75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约10年后,他将商业和内容平台出售给资管公司TPG下属的综合媒体公司,具体金额未公开。“我们筹集首轮资金时已盈利,并在运营约10年后持续保持盈利,然后退出TPG。所有早期投资者均获得了约10倍的收益。这对投资者和我而言都是一次成功的退出。”

  福斯特认为,种子轮捆绑既能让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如投资者背书、社会认可、风投者的指导和资源分享,又能避免创始人稀释股权,失去对公司的控制。佩恩也表示:“你可以从风险投资中获得所有收益,而不会留下后遗症。”

  福斯特补充称:“科技行业最昂贵的部分是雇佣人才,这导致早期初创公司难以起飞。而AI技术的发展,使初创企业使用自动化技术成为可能,无需雇佣大量人员即可产生巨大影响力。因此,初创企业更有可能仅通过一轮融资就获得盈利能力,并实现显著增长。”

  东南亚为何最流行

  种子轮捆绑和初创企业自力更生的风投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尽管这一趋势在硅谷已出现,但业内人士表示,东南亚最为流行。

  初创企业Acme Technology的创始人兼CEO林(Jx Lye)称:“东南亚初创企业更适合发展自力更生的业务,因此种子轮捆绑的做法更为明显。”

  资本公司Tin Men Capital的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谭(Jeremy Tan)表示,美国是单一市场,而东南亚有11个不同国家。这意味着幂法则在美国风险投资业适用,但在东南亚不适用。幂法则指风投基金投资组合中,大多数初创公司可能盈亏平衡甚至亏损,但成功的少数公司足以提供大部分回报。因此,美国风投模式在东南亚难以成功,东南亚风投机构逐渐转向对有望实现惊人增长的初创企业进行单轮投资。

  林补充称,与资金更充沛的国家、地区不同,东南亚多年资金短缺。疫情期间资金达到峰值后,该地区创业生态系统经历痛苦且昂贵的调整,使创业公司面临巨大估值压力。此外,东南亚投资退出机制匮乏,使风险投资家和有限合伙人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更加谨慎。

  除了客观背景,东南亚初创企业创始人的心态转变也助推了这一趋势。林坦言:“创始人开始重新思考是否接受风投资金。一旦获得机构投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提高企业估值上,有时甚至会损害公司利益。这种心态会给创始人带来压力,可能导致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企业发展是非线性的,有时快速发展,有时收益下降。一味追求高估值会增加压力,限制创始人在探索最适合产品市场时的灵活性。”

  谭补充称,疫情后,许多创始人意识到,他们需要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时间和健康。“创始人应努力工作,但应有底线。我不认为任何创始人希望在多年后失去家庭或健康。没有这些,赚再多钱也无意义。”他称。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