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政协委员何杰提出关于深入开展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的提案,得到金融监管总局重视并回复。提案指出居民风险意识不足,建议打造特色品牌、加强跨部门合作、构建长效机制。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采取措施,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评估反馈机制。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正积极履职,围绕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提出了大量议案和提案,历年代表、委员们的议案和提案处理情况,也备受关注。在提升居民金融素养方面,证券时报记者日前从全国政协委员何杰方面了解到,他去年提交的关于深入开展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的提案,得到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的重视,并作出了具体回复。

  何杰在去年的提案中提到,剖析案件发现,居民对“高收益”产品往往趋之若鹜,自身风险意识严重不足、风险识别能力较低,这为非法集资提供了“重要土壤”。针对这些问题,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等各方虽积极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和宣传教育工作,但仍存在形式单一、针对性不足、效果不佳等情形。为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包括聚焦不同居民金融需求,打造特色品牌;多方联动,加强跨部门合作与资源整合,构建全方位金融素养提升生态;以及构建良好运作体系与长效机制,实现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的持续高效。

  金融监管总局对此回复称,高度重视何杰委员的建议,并采取了具体措施。针对打造特色品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已着手将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普及。对于加强跨部门合作与资源整合,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积极推动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投资者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大消保”格局。在构建良好运作体系与长效机制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强基层金融教育统筹规划,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并不断完善金融教育评估反馈机制。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还表示,将指导各地证监局及协会分层分级,聚焦“一老一少一新”等重点人群,结合投资者不同需求,针对性开展风险警示和知识普及,切实提升投资者的金融服务认同感和获得感。另据何杰透露,今年两会上,他将提交多份提案,内容涵盖重塑中国商业伦理、司法科技生态体系建设、优化创投基金税收、推动“飞地经济”发展、加快数据立法、加快推行数字货币和虚拟资产、设立国家养老投资公司等。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