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
AI导读: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14亿。该工程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以及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记者从水利部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4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已突破700亿立方米大关,为京津冀豫四省市带来了直接福利,超1.14亿人口因此受益。这一工程不仅优化了水资源配置,更在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以及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水资源配置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区域不断拓展,受益人口持续增长。各受水城市的生活供水保障率大幅提升,从过去的最低不足75%提高到了现在的95%以上,工业供水保障率也达到了90%以上。其中,北京城区近八成的供水来自南水北调,天津主城区和雄安新区新建城区的供水则全部依赖南水,河北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八成以上也是南水。
在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方面,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的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通过实施一系列水质保护措施,中线工程的水质稳定达到了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北京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从1.0提升至1.3,受水区自来水硬度明显降低。河北黑龙港流域的500万居民,祖祖辈辈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如今长期稳定喝上了安全卫生的南水,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河南多座城市的生活用水也实现了以南水为主、黄河等地表水为辅、地下水应急的多水源保障格局,大大提高了受水区居民的用水安全。
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累计向沿线50多条(个)河流及湖泊生态补水超过106亿立方米。这一举措助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取得了积极成效,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已经连续9年回升。
在畅通南北经济循环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在我国南北方的优化配置。工程已为雄安新区供水超过1.6亿立方米,满足了雄安新区建设期的用水需求,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