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营企业外贸连续增长,突破4000亿大关
AI导读:
北京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已连续15年增长,2024年外贸规模突破4000亿元,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5000家。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增长主要驱动力,自主品牌商品增长显著,展现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从北京海关获悉,北京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已连续15年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民营企业外贸规模历史性突破4000亿元大关,企业数量也首次迈过15000家门槛。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蒙双对上海证券报表示:“这一数据充分显示,民营企业已成为北京地区外贸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具体来看,2024年北京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达到4354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出口额为1399.4亿元,同比增长35.3%,占地区出口总值的23.1%;进口额为2954.6亿元,同比增长3.4%,占地区进口总值的9.8%。无论是规模还是比重,均创下历史新高。
在企业数量方面,2024年北京地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共计18895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80.7%,数量达到15256家,占比首次超过八成。高级认证企业数量也首次达到70家,同比增长14.8%。
蒙双认为,这标志着民营企业在合规经营、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自身产业升级,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北京地区民营企业出口自主品牌商品总额达到570.8亿元,同比增长51.7%,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其中,以长鑫集电为首的集成电路、以嘉楠致远为主的电脑及其零部件、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玩具等商品分别实现了79.1%、37.9%、269.8%的增长。
蒙双表示,长鑫集电、嘉楠致远、泡泡玛特等企业自主品牌商品增长显著,这反映出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通过打造自主品牌,企业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步改变我国外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实现从“低价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转变。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加大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民营企业有望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蒙双总结道。(刘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