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AI导读: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能提升粮食产能约10%,在农田质量、产出效能等方面展现优势。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为粮食连续增产提供坚实保障。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古一平)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了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战略意义。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在新华社23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访谈中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保障粮食产量方面成效显著,一般能提升粮食产能约10%。
那么高标准农田究竟“高”在何处?金文成指出,高标准农田具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特点,在农田质量、产出效能、抗灾能力及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均展现出明显优势。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并铺设了超过1000多万公里的田间灌排渠道,长度足以绕地球赤道约250圈。这一成就显著增强了农田的抗灾减灾能力,确保在大灾时减产有限、小灾时能够稳产、无灾时实现增产,为近年来全国粮食的连续增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展望未来,金文成表示,我国将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验收及管护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得到妥善建设和有效管理,从而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在具体实施上,一方面,将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在东北黑土区、平原区、水利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以及粮食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的区域优先开展建设,并强化后续管护工作,提升建设质量和效果。
另一方面,将着力提高建设质量,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规范审批流程,严格项目验收,确保建设质量达标。同时,持续推进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质量不达标、设施不好用等问题,真正做到建一亩成一亩,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