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就稀土总量调控和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旨在推动稀土行业创新与发展。通过总量调控和追溯体系,保护稀土资源,防止过度开采,促进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稀土价格。
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就《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和《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举旨在推动稀土行业管理模式和技术应用的创新与发展。
上海有色网稀土分析师杨佳文表示,《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将促使企业面临更严苛的生产指标,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信息追溯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建立稀土追溯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稀土因其特殊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新兴产业等领域,且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为稀土应用提供了新的空间。
去年10月1日,稀土行业首部法规《稀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明确对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和《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是对该条例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其中,《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或将进一步取缔行业内不合规供给,明确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应为国家推动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及其所属企业。
此举旨在保护稀土资源,防止过度和非法开采,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总量调控,合理规划资源开采量,为未来保留足够资源储备。同时,《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要求稀土企业建立稀土产品流向记录制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提高流通环节透明度,打击非法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稀土价格。
国金证券金属材料首席分析师李超认为,《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落地将拉开稀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序幕,后续或伴随系列政策和行业整合,稀土的战略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稀土永磁作为人形机器人磁组件和低空飞行器用磁材的首选,产业链导入红利有望逐步体现。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高性能钕铁硼作为关键材料,未来有望充分受益。
稀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通过总量管理和追溯体系有助于保障战略资源安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