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模型加速落地,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变革
AI导读:
国产大模型应用加速落地,引领科技潮流。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推进重点场景应用。大模型新应用层出不穷,展现巨大市场潜力,但也面临挑战,需加强技术路线追赶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升级。
新华财经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张辛欣、张晓洁)将大模型“装”进手机、融入供应链,带到办公室和生产线……开年以来,大模型应用加速落地。百度文心大模型上线“深度搜索”功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国产大模型频频上新,引领科技潮流。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表示,2025年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推进重点场景应用。国产大模型发展提速,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推动产业变革。
走进万事利集团展厅,轻点屏幕即可生成创意图案,上传至印染一体机,丝巾自动“打印”出炉。企业首创AIGC设计大模型,拥有花型数据库和300多种图像算法,设计师设计效率大幅提升。
这是大模型应用于工业生产的生动案例。开年至今,各行各业均感受到大模型热潮。DeepSeek在多家医院完成部署,政务系统陆续接入应用。快手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新增功能,整合图片主体,根据文字生成融合视频,AI视频模型加速与影视、广告等领域融合。
从生产端到消费侧,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大模型新应用层出不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蒲松涛表示,全球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稳步增长,大模型作为关键技术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人工智能大模型分为通用和行业两类。通用大模型可多场景应用,行业大模型聚焦特定领域。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我国已培育416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4500家。
黑猫集团炭黑行业应用浪潮云洲知业大模型,优化工艺、控制参数,新产品合格率提升15%,备件消耗减少20%。蒲松涛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入工业各环节,展现巨大潜力。
大模型行业快速发展,也面临挑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大模型依赖算力、算法、数据,需加快技术路线追赶,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完善软硬件生态。
蒲松涛建议,建设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降低参与门槛,鼓励市场竞争。实体经济是大模型应用大赛道,但工业场景复杂,提高应用门槛。需强化应用场景训练,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拓宽数据渠道。
安全是产业发展基础。相对于大模型研究,安全研究刚开始。业内人士建议,高度重视安全隐患,加大数字安全技术创新,建立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完善标准规则。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组织“揭榜挂帅”,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加快算力、算法、数据研究,加强大模型研发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与重点行业融合。同时,加快生态培育,优化发展环境,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