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服务需求旺盛,政府积极重构托育体系
AI导读:
2024年多地调查显示,超过三成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送托需求,但全国实际入托率仅为7.86%。政府正在积极探索生育友好岗、婴幼儿托育等服务,并鼓励扩大幼儿园托班招收范围。同时,重构托育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家庭的育儿需求。
生完小孩后怎么带,这是当代夫妻面临的一大难题。2024年,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受国务院委托,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报告了推进托育服务工作的情况。报告显示,多地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成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送托需求,但受行业发展阶段及服务价格等因素影响,全国实际入托率仅为7.86%,托位缺口巨大。
从国际视角来看,2018年OECD国家3岁以下婴幼儿的平均入托率为33.8%。而在我国,更多家庭选择由爷爷奶奶或妈妈全职带孩子。不过,为减轻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压力,多地正积极探索生育友好岗、婴幼儿托育等服务。
近日,2025年上海首场大型招聘会上出现了“生育友好岗”,用人单位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或远程办公等柔性管理方式。此外,北京、浙江杭州、广东深圳等地已开始探索乳儿班,提供多样化的托育服务。国家政策也在鼓励扩大幼儿园托班招收范围,2024年1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
国际范围内,多国已建立3岁以下婴幼儿的社会托育服务体系。例如,韩国3岁以下婴幼儿的入托率超过六成,2岁幼儿的入托率高达92.1%。日本和我国的情况类似,但2岁幼儿的入托率也达到了56.5%。这些国家为了提升生育率,提供了优厚的托育政策。

尽管我国家长对托育服务需求旺盛,但入托率仍然较低。调查显示,不送托的主要原因包括孩子年龄太小、有人照看、收费太高。家长们对托儿所的质量也心存疑虑,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虐童事件,进一步打击了送托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鼓励更多机构参与托育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探索多元化的托育服务模式,如临时托、半日托等,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此外,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托育服务体系也在逐步重构。政府正逐步加大对托育服务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托育服务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托育服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受到苏联经验和妇女解放理念的影响,中国大规模配置公立托儿所。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托幼服务逐渐被剥离出单位,转向家庭照料为主。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和社会化托育服务的回归,政府正在积极重构托育服务体系。
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我国托育服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托育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家庭的育儿需求。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