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专家提出实现路径
AI导读:
在中国电子学会等单位主办的活动中,多位专家提出未来产业的发展路径,强调关键技术突破、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以及构建灵活金融财税政策的重要性,助力大湾区建设创新高地。
未来产业如何抢占发展先机?近日,在中国电子学会等单位主办的未来产业国际化发展大湾区对接活动上,多位专家学者提出了实现路径。
未来产业,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目前正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被视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强调,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战略选择。她建议,应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加强前沿技术探索与融合,培育硬核产品,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加速科技成果应用。
同时,她呼吁构建更灵活的金融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机制,加强人才基地规划与建设,引进顶尖科技人才和团队,助力大湾区建设创新高地。国际协同创新方面,应加深人才交流、技术合作、标准制定和产业体系建设,共建开放合作生态。
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理事长张季指出,具身智能作为未来产业的代表,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颠覆性,是重塑全球科技创新版图的关键力量。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有助于推进人机共生领域变革,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表示,未来产业多源于原始性、颠覆性创新,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同时,未来产业遵循爆炸式成长规律,需要资本市场的强烈驱动。政府应减少干预,营造优良创新生态。
教育部原副部长孙尧认为,近年来我国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升。在未来产业发展中,高校应发挥更重要作用,与企业深化合作,助力成果转化。
(文章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