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大模型作为大语言算法,在医疗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广东多家医院已将其进行本地部署,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通过AI智能问诊、智能体检报告解读系统等应用,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但仍需医生审核确保准确性。本地化部署出于安全考虑,增强数据主权和控制。

近日,国产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 火遍全网。DeepSeek作为大语言模型算法,在为网友答疑解惑的同时,也成为了人们求医问药的新选择。随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广东已有医院将DeepSeek进行本地部署,充当市民的“AI医生”,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多家医院,了解AI在广东医院的使用现状,并听取了医生对“AI同行”的评价。

DeepSeek在医疗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2月17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互联网医院上线DeepSeek本地化部署的首个项目——AI智能问诊,该项目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目前,“小悦医生”可处理常见症状咨询,提供分级诊疗建议,有效缓解门诊压力。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欧奕强表示,积极拥抱新技术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一个问诊大模型+N个分诊智能体小模型”的模式,“小悦医生”覆盖导诊、辅助诊断、健康管理等场景,为妇女儿童提供精准高效的健康服务。

在南方医院,DeepSeek也为健康管理服务带来了变革。借助DeepSeek大模型,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打造了智能体检报告解读系统、全自动总检报告生成工具及本地化健康管理知识库,现已进入实测阶段。该系统依托DeepSeek强大的多模态语义理解能力,自动识别体检报告中的异常指标,生成通俗易懂的解读建议,准确率高达98%,极大提升了效率。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科也已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构建智能辅助诊断体系,打造病理大数据中心,实现病理图像、临床信息、随访数据的智能关联与检索。

DeepSeek相比以往AI有明显提升

医疗行业早已有了使用AI的先例。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索文昊介绍,早在2022年,该科室就已部署AI应用,参与检查结果的辅助分析。但以往的AI在交互性和准确性上仍有不足,需要医生深入参与。而DeepSeek大语言模型算法在交互性和分析方面显著提升,不仅帮助医生快速获取诊断信息,还提供深入的分析报告,有效提升了诊断准确性。最新部署的AI系统避免了简单重复却又容易忽略的错误,大大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

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刘莉也表示,最新部署的AI系统不仅能给出“答案”,还能展示“解题过程”,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健康状况、判断AI结果的准确性。基于DeepSeek-R1模型,该中心已高效完成脂肪肝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工作,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医疗健康管理领域AI模型产权化的公立医疗机构。

DeepSeek目前无法完全取代医生

尽管DeepSeek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多家医院表示,目前AI的工作仍局限于帮助医生查漏补缺、提供建议。刘莉坦言,AI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都很高,但医疗关乎生命健康,医生必须确保每个结论都准确无误。因此,AI的诊断信息仍需双人审核,以确保准确性。

她认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法律法规的完善,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索文昊也对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AI有望在更多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新闻加点料:为何医院选择DeepSeek本地部署?出于安全考虑,大多数医院选择将DeepSeek系统本地部署,以避免网络风险和保护患者隐私。本地化部署增强了数据主权和控制,减少了因网络连接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且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