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麦琪啦”陷保健品夸大宣传风波,一周销售额被指存疑
AI导读:
主播“麦琪啦”自称一周销售额达2.6亿,但第三方数据显示其实际销售额远低于此。同时,其售卖的保健品被宣传得天花乱坠,实则只是普通蔬果粉和胶囊粘合剂等,无法达到所宣传的功效。此事引发广泛关注,提醒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蓝鲸新闻11月25日讯 近日,主播“麦琪啦”在直播中自曝一周销售额高达2.6亿,引发广泛关注。然而,这位仅有14万粉丝的主播究竟是如何取得如此惊人成绩的?更令人震惊的是,她所售卖的保健品被宣传得神乎其神,甚至被冠以“神药”之名。
据澎湃新闻报道,“麦琪啦”在11月12日的直播中透露,其当晚销售额便达到了2千多万,一周累计销售额更是高达2.6亿。然而,蓝鲸新闻通过第三方数据平台新红查询发现,“麦琪啦”大号近30天的总销售额约为500万左右,与其自曝的销售额相去甚远。
尽管销售额存在疑点,但“麦琪啦”所售卖的保健品却因其夸张的宣传效果而备受关注。她所带货的商品多以珠宝、护肤和保健品为主,而在其直播过程中,不少保健品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甚至被暗示具有治疗恶性肿瘤、消除全身多发囊肿结节、治疗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等神奇功效。
然而,蓝鲸新闻记者在查询相关产品配料表后发现,这些所谓的“神药”实则只是普通的蔬果粉和胶囊粘合剂等,根本无法达到其所宣传的功效。上海市同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李莹杰也表示,按照这些保健品的配料表,吃不坏,但治病也是不现实的。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蔡美琴在接受蓝鲸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中国保健食品只有24个功能可以宣称,除此之外,什么消除结节、抗肿瘤的功效都是不允许的。保健食品是特殊食品,不是药品,没有任何治疗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麦琪啦”在直播中所售卖的保健品并非个例。将保健品的保健功能夸大成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已经是不少卖家惯用的伎俩。然而,由于直播带货的特点,这些不合规的保健品直播危害范围更广,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目前,小红书平台已对“麦琪啦”账号进行停播和账号贴条处罚,并正回查其他违规情况。但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是平台还是主播,在面对保健品相关直播时都应该更加审慎克制。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保健品的功效保持理性态度,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产品。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