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乘势而上,行业维持高景气度。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大幅增长。原材料价格回落,产业链效率提升,助力利润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船舶需求增加,替代燃料船占比创历史新高,为造船产业链带来更多机遇。

2025年伊始,我国船舶工业捷报频传。1月15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下称“外高桥造船”)实现了全船贯通的关键节点。当日,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见证了恒力重工二期项目“未来工厂”的投产,预示大量高附加值绿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装备将从此起航。船舶工业在2024年大放异彩,全球及国内数据均表现强劲。展望2025年,业界专家预测,船舶工业将持续繁荣,未来4到5年行业高景气将延续。

工信部1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激增58.8%,手持订单量也大幅增长49.7%。在全球市场,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增长34%,创下17年来新高。尽管地缘冲突和突发事件推动近年海运价格高企,为航运市场后期走势带来不确定性,但挪威船级社高级副总裁仍看好长期的船队更新需求及绿色航运政策对造船市场的积极影响。

外高桥造船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琦表示,手持订单已安排至2028年,订单选择余地大。其他头部船厂同样手持大量订单,优质订单无忧。随着超大型集装箱船交付,箱船市场订单正向大型和支线箱船转变。挪威船级社更看好油轮、多用途船订单的增长潜力,认为支线集装箱船需求更大,而汽车运输船需求或回落。

造船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持续回落,助力造船业利润水平提升。部分优势船型单艘利润已超亿元。船厂通过数字化管理、节拍化生产缩短建造周期,提质增效成果显著。造船钢板价格变动直接影响造船成本,近年来需求增加但受供需错配影响,价格下挫。未来船用钢板价格或持续低位,利好造船行业。

船舶制造业生态正发生新变化。恒力重工二期项目“未来工厂”投产,聚焦高附加值绿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装备制造。恒力集团跨行进入船舶制造业后,迅速迎来多个里程碑,造船订单已签至2028年。熔盛重工也重返全球造船舞台,获得海外船东多艘新船订单。

绿色船舶需求增加,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造船订单中,替代燃料船占比达50%,创历史新高。中国船舶集团在绿色低碳船舶研发方面具备强大创新能力,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船舶设计合同签订艘数在国内外市场份额均领先。船舶设计环节利润率超12%,天海防务毛利率提升至16%,在手订单金额超160亿元。

中远海控对多艘集装箱船进行甲醇双燃料动力改装,开启新市场。燃料系统改造属重大工程,涉及船舶设计、执行改装等多个环节,相关企业利润率高于造船环节。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