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新型储能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案鼓励新型储能以独立储能主体参与电力市场,预计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将继续快速增长,储能产业将迎来进一步市场化发展的全新机遇。

“看到方案的第一大感受是,我们聚焦的新型储能战略、从事的产业是对的,更受鼓舞了;同时,我们也不意外,因为从整个产业链来看,新型储能行业必须发展起来,值得持续推动,相信今后从国家到地方都会有一揽子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陆续出台。”2月18日,科力远投资负责人景岳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印发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提出,新型储能制造业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新兴领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支撑。

“从政策及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新型储能产业将迎来进一步市场化发展的全新机遇,独立储能电站作为新型储能产业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其发展有望提速。”一位储能行业人士表示。这标志着新型储能产业提速。

“我国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发电资源,需要新型储能来调节风电、光伏发电,开展新型储能配合调峰、调频等多场景应用,最终推动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一位储能行业人士表示。

目前,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已经拥有不俗的发展基础。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累计达到78.3GW/184.2GWh,功率/能量规模同比增长126.5%/147.5%。预计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将继续快速增长,2025年年底累计装机将超过100GW。

2月初,相关部门下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行动方案》提出,鼓励新型储能以独立储能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同时,面向数据中心、智算中心、通信基站、工业园区、工商业企业、公路服务区等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和用电量大的用户,推动配置新型储能。这有利于新型储能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与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其中,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提升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

“本体技术是根本,也是新型储能产业重点关注的创新方向。除了传统锂电池外,产业链持续关注钠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前景。”一位储能行业人士表示。

就在近期,科力远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为响应储能产业下游重要客户的开发需求,主要针对固态电池核心零部件,开展干法电极的技术开发。目前干法电极的开发工作已顺利完成小试,正在推进中试工作。

在储能领域,宁德时代此前发布了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单体6.25MWh的天恒储能系统,较上一代产品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占地面积降低20%,可进一步提升储能项目收益率。

“随着锂资源价格回落且趋于稳定,加之储能行业产能开始出清,相信储能行业将迎来较快发展。”一位储能行业人士表示。

《行动方案》提出,引导上下游稳定预期,完善配套体系,支持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推动形成产业链融通发展的协同联动机制,积极创新商业模式。

科力远成立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牵头投资独立储能电站,带动储能产业链整体订单价值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