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海底电缆承载全球约99%的互联网数据传输,但常受损。国际电信联盟指出,渔船是海底电缆受损的最大“幕后黑手”。全球年均发生150至200起海底电缆通信事故,80%来自渔船捕鱼和抛锚。联合国正推动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提高海底电缆安全性和修复能力。

新华财经北京2月18日电(王鑫方)谁对海底电缆损害最大?国际电信联盟负责人近日指出,迄今而言,最大的“幕后黑手”竟是渔船。

法新社18日报道援引国际电联副主席托马斯·拉马瑙斯卡斯的话称,海底电缆作为全球通信的支柱,承载着全球约99%的互联网数据传输,总长度达上百万千米。然而,这些重要的通信线路却时常受损。

图为2023年7月3日在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拍摄的渔船。新华社记者郭磊摄

根据国际电缆保护委员会的数据,全球每年平均发生150至200起海底电缆通信事故,相当于平均每周就有3起事故发生。尽管媒体经常炒作这类事件,但实际上,记录在案的海底电缆受损事故中,80%是由渔船捕鱼和抛锚造成的,其余则源于自然灾害、线路老化、磨损和设备故障等。

拉马瑙斯卡斯强调,尽管海底电缆作用重大,但全球海底电缆的总数仅有500多条,这意味着即使只有个别电缆被切断或遭破坏,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就曾导致连接该南太平洋岛国与外部的海底电缆损坏,使汤加一度成为信息“孤岛”,对外通信基本中断。

鉴于此情况,联合国正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在相关领域加强合作。国际电联和国际电缆保护委员会已成立专家组,负责起草解决方案,以提高海底电缆的安全性和修复能力。该专家组定于2月26日至27日在尼日利亚举行首次会议。

(文章来源:新华社)